[发明专利]一种BUCK型发光二极管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4620.4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68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朱方杰;胡健峰;吕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华润华晶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路凯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uck 发光二极管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UCK型发光二极管电路,包括:降压单元、发光二极管回路单元、P型开关管和控制单元,其中,降压单元用于对从电网输入到BUCK型发光二极管电路的交流电压进行降压;控制单元包括由两个P型双极型三极管构成的达林顿管,所述控制单元与降压单元和P型开关管连接,并通过温度补偿和电压反馈来控制P型开关管的关断;发光二极管回路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回路单元与P型开关管和控制单元连接,且在P型开关管关断的情况下使所述发光二极管继续发光。本发明的BUCK型发光二极管电路,当电网输入的交流电压发生波动或者环境温度发生波动时,可以使电路中的发光二极管的电流比较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BUCK型发光二极管电路。
背景技术
BUCK型电路,也称为降压式变换电路,该电路可以对较高的输入电压进行降压,然后输出给与该电路连接的负载,为负载提供工作电压,例如,BUCK型电路可以为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LED)的发光提供工作电压。
图1是现有技术的BUCK型发光二极管电路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所述BUCK型发光二极管电路包括:保险丝FUS、由四个第一二极管DS1构成的整流桥、电感器LS1、第一电容器到第三电容器(CS1-CS3)、第一发光二极管LDS1、第二发光二极管LDS2、第二二极管DS2、第三二极管DS3、变压器的主绕组TS1和副绕组TS2、第一电组到第六电阻(RS1-RS6)以及第一晶体管QS1和第二晶体管QS2,其中,第一晶体管QS1和第二晶体管QS2均为P型双极型三极管,且第二晶体管QS2用于控制第一晶体管QS1的关断;此外,图1中的VAC表示从电网输入到BUCK型发光二极管电路的交流电压。
如图1可知,通过BUCK型发光二极管电路中的两个发光二极管(LDS1和LDS2)的电流由第一晶体管QS1的导通和关断来决定,而第一晶体管QS1的关断是由第二晶体管QS2来控制,原理为:当第二晶体管QS2导通时,第一晶体管QS1的基极驱动电流通过第二晶体管QS2释放掉,使得第一晶体管QS1关断。根据双极型三极管的特性,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第二晶体管QS2的BE(基极和发射极)结的电压会降低,这会影响第二晶体管QS2对第一晶体管QS1的控制,从而对发光二极管的电流产生较大的影响;当电网输入的交流电压VAC增大时,第二晶体管QS2不能够及时关断第一晶体管QS1,从而对发光二极管的电流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BUCK型发光二极管电路,当电网输入的交流电压发生波动或者环境温度发生波动时,会对电路中的发光二极管的电流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其电流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BUCK型发光二极管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BUCK型发光二极管电路,当电网输入的交流电压发生波动或者环境温度发生波动时,会对电路中的发光二极管的电流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其电流的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BUCK型发光二极管电路,包括:降压单元、发光二极管回路单元、P型开关管和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降压单元用于对从电网输入到BUCK型发光二极管电路的交流电压进行降压;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由两个P型双极型三极管构成的达林顿管,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降压单元和所述P型开关管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温度补偿和电压反馈来控制所述P型开关管的关断;
所述发光二极管回路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回路单元与所述P型开关管和所述控制单元连接,且在所述P型开关管关断的情况下使所述发光二极管继续发光。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P型开关管的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华润华晶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华润华晶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46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照明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LED灯智能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