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道路车辆用蓄电池充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2232.2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9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舒红群;刘孝伟;宋昭润;余有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 |
代理公司: | 合肥鼎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2 | 代理人: | 李兵 |
地址: | 23005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道路 车辆 蓄电池 充电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铅酸蓄电池使用过程的充电方法,尤其是一种电动道路车辆用铅酸蓄电池使用的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作为动力应用于低速新能源电动汽车上,如:纯电动车、插电混动车和增程电动车等。作为能源存储装置,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一般由多个蓄电池组合成蓄电池组一起使用,试验表明:蓄电池充电从2.4V/单体即开始析气,到2.6V/单体时析气速度加快。
蓄电池在充放电使用过程中,由于析气使得电解液逐渐减少,氧循环复合电流加大及正极部分有害元素沉淀到负极,降低了气体的析出过电位,并且受到蓄电池温度变化的影响,使充电末期电流逐步加大,最终导致蓄电池充电过程无法控制,造成大量电解水析气。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加,蓄电池发生“热失控”,变形等故障。因此通过调整不同温度条件下充电参数,保证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充电效果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道路车辆用蓄电池使用过程的充电方法,通过该充电方法可以保证不同状态的电池均能充饱电,并且失水最少,另外也可以保证不同温度下蓄电池组充饱电,同时避免蓄电池组发生“热失控”、变形等故障。通过该充电方法可以保证不同温度、不同状态的充电效果,大大延长蓄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动道路车辆用蓄电池充电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预充电
恒电流按蓄电池/蓄电池组0.04I3(A)~0.06I3(A)对应电流进行充电,蓄电池/蓄电池组的电压逐步升高至2.0V/单体,充电时间≤3h;
步骤二:恒流充电
恒电流阶段按蓄电池/蓄电池组0.4I3(A)~0.8I3(A)对应电流进行充电,充电电压逐步升高至2.38V/单体~2.4V/单体,总充电时间≤6h;
步骤三:双限充电
按步骤二的电流进行充电至2.38V/单体~2.4V/单体,充电电流开始下降,蓄电池/蓄电池组的电压缓慢升高至2.44V/单体~2.48V/单体,此时电压不再升高,充电电流逐步降低至0.04I3(A)~0.06I3(A)时转入下一步充电,总充电时间≤2h;
步骤四:涓流充电
涓流充电电流0.06I3(A),充电时间≤1h;
步骤五:浮充充电
限压2.24V/单体~2.32V/单体,最大充电电流按蓄电池/蓄电池组0.04I3(A)进行充电2h;
以上五个步骤需进行温度补偿:充电环境温度以25℃为基数,充电过程的电压与环境温度成反比,步骤三中电压调整系数为-2~-4mV/(单体·℃),其他步骤中电压调整系数-3~-5mV/(单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蓄电池组充电前电压>2.0V/单体时,充电过程的步骤一直接转入步骤二进行恒流充电阶段,步骤四的充电时间≤0.5h;所述蓄电池组充电前电压<2.0V/单体,充电步骤一进行充电3h后,其蓄电池组电压<2.0V/单体,表明蓄电池组存在故障,停止后续充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预充电:蓄电池组3.5A对应电流进行充电,其电压逐步升高至48V,其充电时间≤3h;
步骤二、恒流充电:蓄电池组30A对应电流进行充电,充电电压逐步升高至57.6V,总充电时间≤6h;
步骤三、双限充电:最大电流30A进行充电至57.6V时,充电电流逐步下降,蓄电池组的电压缓慢升高至58.8V,充电电流降低至3.5A时转入下一步充电,总充电时间≤2h;
步骤四、涓流充电:涓流充电电流为3.5A,充电时间≤1h;
步骤五、浮充充电:限压55.4V,限电流2.7A对应电流进行充电2h;
以上充电过程中,所述蓄电池组充电前电压>2.0V/单体时,充电过程的步骤一直接转入步骤二进行恒流充电阶段,步骤四的充电时间≤0.5h;所述的蓄电池组充电前电压<2.0V/单体,充电步骤一进行充电3h后,其蓄电池组电压<2.0V/单体,表明蓄电池组存在故障,停止后续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超威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22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圆弧凸面线型诱导标志牌
- 下一篇:砼杆双向标识牌紧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