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软化点沥青、高软化点沥青的制备方法及反应釜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38824.7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8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常鸿雁;李克健;章序文;张元新;程时富;舒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C3/04 | 分类号: | C10C3/04;B01J1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化 沥青 制备 方法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沥青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软化点沥青、高软化点沥青的制备方法及反应釜。
背景技术
煤液化残渣是一种高炭、高灰和高硫的物质,室温下的外观呈固体沥青状,软化点在180℃左右,固含量在50%左右。煤液化残渣中,重质液化油的质量占总质量的25~30wt%左右、沥青类物质的质量占总质量的20~25wt%左右,固体未转化煤、灰分和催化剂的质量一起约占总质量的50wt%左右。采用专利201310211244.X的方法可以制备得到软化点在80-130℃的煤液化沥青,这些煤液化沥青可以用作制备活性炭、耐火材料粘结剂、电极用粘结剂等的原料,但随着对环境、能源的要求越来越高,存在软化点偏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高软化点沥青、高软化点沥青的制备方法及反应釜,能够生产得到软化点较高的沥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软化点沥青的制备方法,包括:粉碎步骤:将煤液化沥青粉碎至粒径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投料步骤:将粉碎后的煤液化沥青放入反应釜中;加热聚合排轻步骤:对反应釜进行加热,使反应釜内的物料发生聚合反应,并通入惰性气体,使反应釜中的轻组分排到反应釜的外部。
进一步地,在加热聚合排轻步骤中:从反应釜的进气口向反应釜的容纳腔通入惰性气体,使惰性气体流经反应釜的气体分布装置后进入反应釜的容纳腔,以使反应釜中的轻组分排出反应釜。
进一步地,在通惰性气体的过程中,惰性气体的流速在10L/min至20L/min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对反应釜进行加热的过程包括:将反应釜的温度加热至第二预设值;在预定时间内,使反应釜的温度保持第二预设值。
进一步地,第二预设值在360℃至410℃的范围内,预定时间在3h至8h的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软化点沥青,该高软化点沥青由上述的高软化点沥青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高软化点沥青的软化点在200℃至300℃的范围内,高软化点沥青的残碳率含量在80%至90%的范围内,高软化点沥青的灰分含量小于等于0.5%。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反应釜,反应釜用于实施上述的制备方法来制备高软化点沥青,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上设置有容纳腔、与容纳腔均连通的进料口、卸料口、排气口以及进气口;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用于搅拌容纳腔内的物料;气体分布装置,气体分布装置设置在容纳腔内。
进一步地,气体分布装置为设置在容纳腔底部的气体分布板,气体分布板上设置有多个气体分布孔。
进一步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从釜体的顶端伸入容纳腔内,并沿容纳腔的高度方向延伸;电机,电机设置在釜体的外部,并与搅拌轴驱动连接;浆式搅拌器,浆式搅拌器位于容纳腔内,并固定设置在搅拌轴上;锚式搅拌器,锚式搅拌器位于容纳腔内,并固定设置在搅拌轴的端部上;其中,气体分布装置固定设置在锚式搅拌器的底部。
进一步地,反应釜还包括测温元件,测温元件设置在反应釜上以测量容纳腔的温度。
进一步地,反应釜还包括折流板,折流板设置在容纳腔的内壁上并位于锚式搅拌器的上方。
进一步地,釜体包括:釜体本体;端盖,端盖设置在釜体本体上;其中,进料口和排气口设置在端盖上,进气口和卸料口设置在釜体本体的底端。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在制备高软化点沥青的过程中,煤液化沥青发生了热聚合反应,同时轻组分被排放到反应釜的外部,使得最后形成的沥青含轻组分的量大大减低,从而使得沥青的软化点升高,形成高软化点沥青,便于制备耐火材料、活性炭、电机用粘结剂等原料。整个工艺过程流程相对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充分发挥了煤液化残渣中沥青类物质的利用潜力,拓宽了煤液化残渣的应用领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的反应釜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釜体;11、釜体本体;12、端盖;111、进料口;112、排气口;121、卸料口;122、进气口;20、搅拌装置;21、搅拌轴;22、电机;23、浆式搅拌器;24、锚式搅拌器;30、气体分布装置;40、测温元件;41、热电偶;42、热电偶套管;50、折流板;60、容纳腔;70、连接螺栓;80、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未经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88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基钻屑热解析处理方法
- 下一篇:褐煤提质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