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综合防控芝麻病害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36170.4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6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苗红梅;张海洋;杨光宇;段迎辉;徐桂真;魏利斌;李伟峰;张战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周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7/06;A01C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450002 河南省郑州市花***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综合 芝麻 病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控芝麻病害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综合防控芝麻病害的方法。
背景技术
芝麻(Sesamum indicum L.,2n=26),属胡麻科胡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油料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特色优质油料作物芝麻。我国芝麻年种植面积1200万亩左右,总产量约75万吨,在国际油料贸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芝麻种植地域十分广泛,河南、安徽、湖北为主要产区,其次是江西、陕西、河北、山西、江苏及辽宁等地。芝麻的生育期较短(85天左右),但由于芝麻抗病性差,芝麻枯萎病、茎点枯病以及叶枯病等主要病害在主产区发生较为普遍,也是造成我国芝麻产量长期低而不稳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芝麻枯萎病由尖孢镰刀菌芝麻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sesami)侵染引起,芝麻植株在生长发育的任何时期均可被尖孢镰刀菌侵染。尖孢镰刀菌厚垣孢子能够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在无寄主的情况下可存活6年以上),仅采用简单的化学防治、栽培措施方法不能够对该病进行有效地控制;芝麻茎点枯病由菜豆壳球孢菌(Macrophomina phaseoli(Maubl.)Ashby.)侵染引起,主要侵染时期为苗期及盛花期,与降雨、空气湿度关系密切。因其发病周期短,病害蔓延快,防控难度很大。此外,叶枯病(Helminthosporum sesami Miyake)等叶部病害发生较为常见,主要发生在盛花期,与降雨、空气湿度关系密切。因其发病迅速、蔓延快,防控效果往往较低,对芝麻种子品质和产量影响较大。
至今,在我国东北、江西、华北以及黄淮主产区仍然可见因上述主要芝麻病害危害导致全田严重减产甚至绝收的现象,农民种植芝麻的积极性受挫,芝麻生产面积下滑严重。
研究认为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以及栽培布局等措施是可以实现对芝麻主要病害的安全、可持续控制的,例如,现有技术余小青《芝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湖北植保2000年第4期。但是目前,由于芝麻病害研究基础薄弱,芝麻抗病育种进展相对缓慢,品种整体抗病性仍有待提高;在实际生产中,农户对芝麻病害主要采用化学防治方法,防治手段较为单一。化学防控和生物防控技术在实际防控芝麻枯萎病的应用中尚存在防控效果差、成本高等问题。此外,在病害防治过程中,大量化学农药的频繁使用,易导致病原菌发生基因变异、产生拮抗作用,并使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频现。鉴于以上原因,当前急需建立一种稳定高效快速的芝麻病害综合防控方法,确保芝麻病害防治从单一利用化学药剂向综合防治技术发展,从而为我国芝麻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利用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达到了稳定、高效、快速地综合防控芝麻病害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综合防控芝麻病害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选择抗病品种:根据地域特征及品种特性,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和种植制度的抗病耐渍优良品种;
(2)选择优越的农田:选择地势平坦、四周排水条件良好的农田,保证田间和周边沟渠配套,雨季排水畅通,田间不积水;
(3)种子包衣:播种前,剔除破粒、霉粒,然后使用适于芝麻的安全性杀菌剂对种子进行拌种,晾干后播种,以杀灭种子所带的病菌。
(4)适时播种、合理密植、轮作倒茬:当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即可播种;采用起垄或平作,10,000-15,000株/亩,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
(5)苗期病害防控:芝麻出苗后1-2对真叶时,当有枯萎病发生时,每亩采用0.01%的芸薹素内酯3000-3500倍(如云大-120、金云大-120)、NEB 2500-3000倍(如恩益碧)和生防菌菌液600-800倍,兑水30kg喷雾,2-3周后待病株生长有所恢复后,再喷施0.01%芸薹素内酯3000-3500倍;
(6)花期病害防控:芝麻在初花期、盛花期时,采用三组低毒、低残留、广谱的安全性化学杀菌剂联合喷雾防治,每间隔10天更换一组喷雾一次,连续防治三次。第一次喷药时间选择在初花期或者初花期前田间有零星轻发病株时进行,同时配合采用物理防治方法,拔除重病株,带出田外销毁;如当遇连阴雨天气某阶段喷药受阻,应在雨后及时补喷药剂;芝麻生长期间,虫、草、渍、旱害等防控依据常规管理技术进行;
(7)适时收获:根据芝麻生长发育状况,调查田中75%的芝麻植株叶片变黄或脱落,中下部蒴果和种子呈现生理成熟色时,即可收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周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未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周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61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