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滑移四杆铰链客车舱门开启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34585.8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3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陈都;韩锋钢;吴金镇;陈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威迪思汽车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3/50 | 分类号: | E06B3/50;E05F11/54;E05F15/02;E05F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移 铰链 客车 舱门 开启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客车行李舱门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滑移四杆铰链客车舱门开启机构。
背景技术
现今大部分旅游客车的行李舱舱门采用的是上移式固定四杆铰链机构,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552766Y公开的一种“平移式自动行李仓”、CN2799794Y公开的一种“电动式行李仓门机”、CN201649938U公开的一种“行李舱平移机构”、CN202467426U公开的一种“行李舱门平移摆式构造”等等,这些专利前案所公开的客车行李舱门均为上移式固定四连杆机构。这种上移式四杆铰链机构的行李舱,具有舱门开启度大,开启后占用空间小等优点,但是,为了保证足够的上移高度,上下连杆的长度需要足够长,并且上连杆需要做成L形,并且需要很大的弯曲形状,以确保舱门开启时不与车身腰梁干涉。这样导致在舱门闭合状态下,弯曲的上连杆就会占用较大的行李舱空间;同时舱门开启过程中由于上下连杆绕着固定支点摆动,因此开启过程需要较大的外部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原固定四杆铰链机构闭合状态下上连杆占用较大的内部空间和减少在开启过程中占用较大的外部空间的滑移四杆铰链客车舱门开启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滑移四杆铰链客车舱门开启机构,包括舱体以及安装在舱体开口处的舱门,还包括摆臂、连杆以及可对开启的舱门进行支撑并定位的支撑定位机构或者可自动驱动舱门开启并定位的驱动定位机构;该摆臂为L形,其一端铰接在舱体上部,另一端可上下升降地铰接在安装于舱门内侧的摆臂升降机构上;该连杆一端铰接在舱门的下方,另一端可上下升降地铰接在安装于舱体内侧的连杆升降机构上。
优选地,所述的摆臂升降机构和连杆升降机构均为滑移槽,所述的摆臂及连杆端部通过滑轮或者滑块滑动安装在该滑移槽上;所述的支撑定位机构包括气弹簧及锁止机构;该气弹簧的一端铰接在舱体的内壁,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摆臂上;该锁止机构安装在作为连杆升降机构的滑移槽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的作为连杆升降机构的滑移槽的底部也设置了锁止机构。
优选地,所述的驱动定位机构包括气缸,该气缸的一端铰接在舱体的内壁,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摆臂上。
优选地,所述的连杆升降机构为丝杠机构或者升降气缸。
优选地,所述的连杆及连杆升降机构设置有两个并分别设置在舱体的两侧;所述的摆臂及摆臂升降机构设置有一个并设置在舱体的中间。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发明改变传统固定式的四杆铰链机构,使连杆可以上下滑移,变成可滑移式四杆铰链机构,从而减少了原固定四杆铰链机构闭合状态下上摆臂占用的内部空间,以及减少了在开启过程中占用较大的外部空间,使整个舱门开启机构更为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装配轴测图;
图2至图5是本发明舱门开启的过程图;
图6是本发明舱门开启后的轴测图;
图7是本发明与现有固定式四杆铰链机构的原理对比图;
图8是本发明与现有固定式四杆铰链机构的运动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本发明所揭示的是一种滑移四杆铰链客车舱门开启机构,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客车舱门开启机构包括舱体1以及安装在舱体1开口处的舱门2,还包括摆臂3、连杆4以及可对开启的舱门进行支撑并定位的支撑定位机构或者可自动驱动舱门开启并定位的驱动定位机构。其中:
所述的摆臂3为L形,其一端铰接在舱体1上部,另一端可上下升降地铰接在安装于舱门2内侧的摆臂升降机构5上。
所述的连杆4一端铰接在舱门2的下方,另一端可上下升降地铰接在安装于舱体1内侧的连杆升降机构6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摆臂升降机构5和连杆升降机构6均为滑移槽,所述的摆臂3及连杆4端部通过滑轮或者滑块滑动安装在该滑移槽上。
本实施例采用的是支撑定位机构,该支撑定位机构包括气弹簧7及锁止机构8。该气弹簧7的一端铰接在舱体1的内壁,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摆臂3上。所述的锁止机构8安装在作为连杆升降机构6的滑移槽的顶部,用以控制连杆4的锁止。该锁止机构8是常见的机械部件,其具体结构不再此描述。本实施例还进一步在作为连杆升降机构6的滑移槽的底部也设置了锁止机构8。其中位于上方的锁支机构保证舱门开启后不下落,位于下方的锁支机构保证舱门开启初期连杆可以绕固定点摆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威迪思汽车设计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威迪思汽车设计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45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十字形接触导通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6B 在建筑物、车辆、围栏或类似围绕物的开口处用的固定式或移动式闭合装置,例如,门、窗、遮帘、栅门
E06B3-00 用于闭合开口的窗扇、门扇或类似构件;固定或活动式闭合器件的布置,例如窗户;用来安装翼扇框的刚性配置的外框
E06B3-01 .用于飞机库或其他厅堂建筑中的可拆卸或消除的墙,例如,供飞机用的
E06B3-02 .全玻璃制翼扇
E06B3-04 .不以移动方式为特征的翼扇框架
E06B3-30 .覆盖物,例如,为了防御气候变化,或装饰需要
E06B3-32 .以移动方式为特征的翼扇的布置;活动式翼扇在开口处的布置;仅和翼扇移动方式有关的翼扇或框架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