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动车组冷却单元用离心风机降噪箱式蜗壳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32115.8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3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杨;周美旺;王博;王本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4D29/6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万友专利事务所 21219 | 代理人: | 王发 |
地址: | 11602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车组 冷却 单元 离心 风机 箱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动车组冷却单元的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力动车组冷却单元是动车组牵引系统的关键部件,安装在动车组车架下的设备舱内,在运行过程中冷却单元的冷却风机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噪声,噪声达到一定的强度,会对车辆内部及周边人员造成损害,直接影响着乘客乘坐的舒适性。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噪音的要求也日趋严格,采用合适的手段降低噪音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目前,一般是通过优化风机叶轮及风道的结构来实现冷却单元的降噪,风机叶轮在流量和压头一定的条件下,通过优化叶轮和风道的结构可以起到在较小范围内降低噪音的作用,但是随着动车组速度地不断提高,冷却单元对风机风量、风压等参数要求也不断提高,已很难仅通过优化风机叶轮及风道的结构就能达到客户对噪声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现有空间结构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降低冷却单元的噪声。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力动车组冷却单元用离心风机降噪箱式蜗壳,电力动车组冷却单元用离心风机降噪箱式蜗壳,包括壳体,壳体由顶板、底部出风侧底板、侧支撑板、进风侧封板、电机侧支撑板和电机安装板围合而成,顶板与底部出风侧底板相平行且两者之间由箱体侧支撑板连接,进风侧封板位于壳体前端,进风侧封板设有与集流器口相匹配的圆孔,电机侧支撑板和电机安装板位于壳体后端,电机侧支撑板设有与离心风机相匹配的圆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孔材料制成的吸声层,进风侧封板、顶板和侧支撑板内表面上均设有吸声层,吸声层外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将吸声层固定在壳体上。
吸声层厚度为20-60mm,吸声层的材料容重为30-60kg/m3。
吸声层采用防火环保的聚酯纤维吸音棉。
支撑板为网孔支撑板,网孔支撑板的网孔呈圆形结构、矩形结构或多边形结构,网孔孔径为5-20mm,穿孔率为40%-70%。
网孔支撑板材质为不锈钢或铝合金,网孔支撑板为整体式结构或者由分体式结构。
支撑板为微孔支撑板,吸声层由微孔支撑板支撑并固定于壳体上。
顶板或侧支撑板上设有安装孔,通过减震器或者螺栓与冷却单元安装吊架或车体吊架相连。
壳体连接方式包括两种,方式一为进风侧封板、顶板、侧支撑板、底部出风侧底板、电机侧支撑板通过焊接、铆接或焊接铆接相结合的方式相互连接;方式二为侧支撑板与电机侧支撑板采用焊接、铆接或焊接铆接相结合的方式组成一个基础部件,进风侧封板和顶板通过螺栓连接于基础部件。
底部出风侧底板设有矩形的栅格型出风口,栅格孔为长方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效的减少了由于气流扰动引起的噪音,降低冷却单元对外界的噪音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两离心风机降噪式箱体蜗壳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单离心风机的箱体蜗壳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三离心风机的箱体蜗壳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箱体蜗壳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箱体蜗壳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壳体,2-吸声层,3-网孔支撑板,21-进风侧封板,31-顶板,32-侧支撑板,33-出风侧底板,34-电机安装板,35-电机侧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电力动车组冷却单元用离心风机降噪箱式蜗壳包括壳体1,壳体1由顶板31、底部出风侧底板33、侧支撑板32、进风侧封板21、电机侧支撑板35和电机安装板34组成围合而成,顶板31与底部出风侧底板33相平行且两者之间由箱体侧支撑板32连接,进风侧封板21位于壳体1前端,进风侧封板21设有与集流器口相匹配的圆孔,电机侧支撑板35和电机安装板34位于壳体1后端,电机侧支撑板35设有与离心风机相匹配的圆孔。所述的进风侧封板21有一圆形的进风口,进风口的大小与风机的集流器口相匹配;出风侧底板为矩形的栅格型出风口,栅格孔为长方形,栅格孔的尺寸既要满足底板的强度和刚度,也要使离心风机的出风口的阻力较小,并起到有效的防止树叶、塑料袋等异物进入的作用。
箱式蜗壳的箱体顶板31或箱体侧支撑板32上设有安装孔,通过减震器或者螺栓与冷却单元安装吊架或车体吊架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21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流式轴流风扇组件
- 下一篇:一种可定时关闭的排气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