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动车组冷却单元用离心风机降噪箱式蜗壳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32115.8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3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杨;周美旺;王博;王本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4D29/6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万友专利事务所 21219 | 代理人: | 王发 |
地址: | 11602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车组 冷却 单元 离心 风机 箱式 | ||
1.电力动车组冷却单元用离心风机降噪箱式蜗壳,包括壳体(1),壳体(1)由顶板(31)、底部出风侧底板(33)、侧支撑板(32)、进风侧封板(21)、电机侧支撑板(35)和电机安装板(34)围合而成,顶板(31)与底部出风侧底板(33)相平行且两者之间由箱体侧支撑板(32)连接,进风侧封板(21)位于壳体(1)前端,进风侧封板(21)设有与集流器口相匹配的圆孔,电机侧支撑板(35)和电机安装板(34)位于壳体(1)后端,电机侧支撑板(35)设有与离心风机相匹配的圆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孔材料制成的吸声层(2),进风侧封板(21)、顶板(31)和侧支撑板(32)内表面上均设有吸声层(2),吸声层(2)外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将吸声层(2)固定在壳体(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动车组冷却单元用离心风机降噪箱式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层(2)厚度为20-60mm,吸声层(2)的材料容重为30-60kg/m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动车组冷却单元用离心风机降噪箱式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层(2)采用防火环保的聚酯纤维吸音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动车组冷却单元用离心风机降噪箱式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为网孔支撑板(3),网孔支撑板(3)的网孔呈圆形结构、矩形结构或多边形结构,网孔孔径为5-20mm,穿孔率为40%-7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动车组冷却单元用离心风机降噪箱式蜗壳,其特征在于:网孔支撑板(3)材质为不锈钢或铝合金,网孔支撑板(3)为整体式结构或者由分体式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动车组冷却单元用离心风机降噪箱式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为微孔支撑板,吸声层(2)由微孔支撑板支撑并固定于壳体(1)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动车组冷却单元用离心风机降噪箱式蜗壳,其特征在于:顶板(31)或侧支撑板(32)上设有安装孔,通过减震器或者螺栓与冷却单元安装吊架或车体吊架相连。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动车组冷却单元用离心风机降噪箱式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连接方式包括两种,方式一为进风侧封板(21)、顶板(31)、侧支撑板(32)、底部出风侧底板(33)、电机侧支撑板(35)通过焊接、铆接或焊接铆接相结合的方式相互连接;方式二为侧支撑板(32)与电机侧支撑板(35)采用焊接、铆接或焊接铆接相结合的方式组成一个基础部件,进风侧封板(21)和顶板(31)通过螺栓连接于基础部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动车组冷却单元用离心风机降噪箱式蜗壳,其特征在于:底部出风侧底板(33)设有矩形的栅格型出风口,栅格孔为长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211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流式轴流风扇组件
- 下一篇:一种可定时关闭的排气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