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下仪器用压力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15116.1 | 申请日: | 2014-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8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郭秋芬;张晓丽;游学;吕伟;李玮燕;张龙;岳步江;郭双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9/04 | 分类号: | G01L19/04;E21B47/0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仪器 压力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井下仪器用压力传感器。
背景技术
压力传感器是工业实践、仪器仪表控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传感器。并广泛 应用于油井行业,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井况的具体压力情况,是石油井下必不 可少的测量设备,由于井下环境复杂,并且每次井下仪器下井工作时间较长, 因此对压力传感器的温度、精度和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目前的压力传感器有 的单独在精度上满足要求,有的单独在温度上满足要求,但是在可靠性上找不 到满足要求的压力传感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井下仪器用压力传感器,能 够解决井下石油环境下的高温高可靠性工作用的压力传感器的难题。
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井下仪器用压力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接头、传感器芯体、传感器壳体、 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
其中,传感器接头大致呈圆筒状,传感器一端通过螺纹和被测仪器相接, 传感器另一端焊接在传感器壳体上,传感器接头外圆周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圈, 密封圈使得传感器接头与被测仪器之间密封;传感器芯体固定在传感器壳体内, 传感器芯体内部集成有桥式电路,设置在传感器芯外周的密封圈将传感器芯体 和传感器壳体之间密封,传感器芯体一端设有敏感压力膜片,敏感压力膜片是 不锈钢材料,另一端设有信号输出器件,敏感压力膜片与传感器接头圆筒状内 孔的末端相接,信号输出器件与固定在传感器壳体内部的传感器电路连接;
传感器电路包括零偏调整电路和温度平衡电路,零偏调整电路调节零偏输 出,与桥式电路匹配,保证传感器的输出零偏较小,温度平衡电路调整温度传 感器输出受温度的影响;
井下油液进入传感器内部,传感器芯体上的敏感压力膜片受到油液的挤压, 内部桥式电路发生不平衡,传感器电路敏感到不平衡,输出电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井下仪器用压力传感器,传感器电路包括零偏调整电 路和温度平衡电路,零偏调整电路调节零偏输出,与桥式电路匹配,保证传感 器的输出零偏较小,温度平衡电路调整温度传感器输出受温度的影响,减小传 感器受温度影响的输出,这两个功能保证了传感器的功耗小和高温特性,从而 保证了压力传感器的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 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发明的原理。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 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井下仪器用压力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 出于解释而非限制性的目的,阐述了具体细节,以帮助全面地理解本发明。然 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也可以在脱离了这些具体细节的其 它实施例中实践本发明。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发明,在附图中 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密切相关的设备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 与本发明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一种井下仪器用压力传感器,如图1所示,包括传感器接头1、传感器芯体 2、传感器壳体3、第一密封圈4、第二密封圈5和传感器电路6;
其中,传感器接头1大致呈圆筒状,起到固定传感器芯的作用。传感器一 端通过螺纹和被测仪器相接,传感器另一端焊接在传感器壳体3上,传感器接 头1外圆周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圈,密封圈使得传感器接头1与被测仪器之间密 封;传感器芯体2固定在传感器壳体3内,传感器芯体2内部集成有桥式电路, 设置在传感器芯外周的密封圈将传感器芯体2和传感器壳体3之间密封,传感 器芯体2一端设有敏感压力膜片,敏感压力膜片是不锈钢材料,另一端设有信 号输出器件,敏感压力膜片与传感器接头1圆筒状内孔的末端相接,信号输出 器件与固定在传感器壳体3内部的传感器电路6连接;传感器壳体后端与接头 端共同起到保护和固定传感器芯的作用,并且传感器壳体后端起到固定传感器 电路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51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平衡机支撑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变压器的绕组温度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