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投影触摸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414247.8 | 申请日: | 2014-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3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建伟 |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G03B21/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635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投影 触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图像进行投影和显示的投影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对所投影的图像进行触摸操作的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投影仪是一种常见的可以将图像进行投影并将图像显示到屏幕的装置,投影仪需要依靠屏幕才能显示图像。投影仪可以通过不同的接口和计算机、VCD、DVD、BD、游戏机、DV等设备相连接播放相应的视频信号;投影仪目前广泛地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学校和娱乐场所。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人们在对新型人机交互技术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又出现了带有触摸功能的投影装置——在屏幕的表层设置有触摸屏使用户可以通过手指的滑动与屏幕所显示的图像互动。通过带有触摸功能的投影装置,用户可以通过手的运动直观地输入将用于选择画面上的项目的光标移动或使项目自身在画面上移动,从而实现对计算机的控制;还能通过手指触摸屏幕进行各种体感游戏的操作,从而更具便捷性与趣味性。
目前市场上的投影触摸装置大都是大型化的,屏幕通常与投影装置是分离的。由于投影装置与屏幕是独立分离的,所以初次使用前需要对投影触摸装置和屏幕进行安装和调试才能进行使用;安装一般需要采用落地支架、悬吊等方式来安装,也可以镶嵌在墙内或展台的安装方式。由于人的手臂的活动范围有限制,过大的触摸屏幕容易让人的手臂疲劳;而且因为屏幕与投影装置分离所以不方便携带。近年来又出现了投影装置、屏幕与底座结合为一体的投影触摸装置,但是由于屏幕与底座的位置是固定的,这种一体式的投影触摸装置造型是固定的,所以也不方便携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携带的投影触摸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投影触摸装置包括投影模块、屏幕、触摸屏模块、底座;投影模块用于向屏幕投射图像;屏幕用于显示图像;触摸屏模块包括触摸屏,触摸屏置于屏幕的表面,用于采集触摸数据;其中,屏幕与底座活动连接,屏幕与底座可以相互折叠;投影模块设置为采用背面投影的形式向屏幕投射图像。
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把屏幕与底座相互折叠起来以方便携带;投影模块采用背面投影的形式向屏幕投射图像,这样的好处在于屏幕受环境光的影响较小,因为观众看到的是透射光线,从而避免了因为投影幕反射而造成的模糊现象,从而方便用户将投影触摸装置携带到不同的光线环境中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屏幕与所述底座可以组成笔记本形状;作为更进一步改进,该投影触摸装置还包括锁定机构,用于将屏幕锁定于打开状态。这样使投影触摸装置的外形更加简单,而且结构更加坚固,从而方便携带。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改进,底座由座体与支撑机构组成,支撑机构的一端与屏幕连接,另一端与座体连接;支撑机构设置在不阻挡投影模块所投射的光线的屏幕边缘位置。作为更进一步改进,支撑机构与屏幕及座体活动连接;该投影触摸装置还包括锁定机构,用于将屏幕锁定于打开状态。通过设置有支撑机构的底座,可以整体提升屏幕的位置,有利于投影角度的设定。
作为以上本发明投影触摸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屏幕采用具有透明度的全息投影屏幕;这样使屏幕更加美观。
作为以上本发明投影触摸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底座内设置有空腔,空腔用于装载零部件。作为更进一步改进投影触摸装置还设置有电池模块,用于为投影触摸装置提供电源,电池模块采用充电电池。
综上所述,本发明投影触摸装置的优点是使触摸操作更加方便,而且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投影触摸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投影触摸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本发明投影触摸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包括投影模块3、屏幕1、触摸屏模块、底座2;投影模块3用于向屏幕1投射图像;屏幕1用于显示图像;触摸屏模块包括触摸屏,触摸屏置于屏幕1的表面,用于采集触摸数据;投影模块3及触摸屏模块可以与控制器模块或计算机等装置连接;其中,屏幕1与底座2活动连接,屏幕1与底座2可以相互折叠;投影模块3设置为采用背面投影的形式向屏幕1投射图像。屏幕1与底座2组成笔记本形状。该投影触摸装置还包括锁定机构,用于将屏幕1锁定于打开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建伟,未经吴建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42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继电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防伪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