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容量富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05397.2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4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森;金恺;王力臻;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轻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4/505 | 分类号: | H01M4/505;H01M4/525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5000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量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高容量富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以电动汽车、电动工具和电网蓄能为重大应用背景的下一代锂离子动力电池, 在满足安全、环保、成本、寿命等方面的基本条件下, 关键性能指标是高能量密度和快速放电能力。目前开发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包括层状的钴酸锂(LiCoO2)、镍酸锂(LiNiO2)、锰酸锂(LiMnO2)、尖晶石结构锰酸锂(LiMn2O4)、橄榄石型结构磷酸铁锂(LiFePO4),以及镍钴酸锂(LiNixCoyO2)、镍钴锰酸锂(LiNixCoyMnzO2)等含锂氧化物,比容量均在200 mAh/g 以下,相对于稳定在350mAh/g 以上的碳负极来说,正极材料的低容量已成为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瓶颈,亟需开发更高容量的新型正极材料。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xM1-xO2(M= Mn,Ni,Co等)体系因其具有高比容(200-300 mAh/g)、优秀的循环能力以及新的电化学充放电机制而受到广泛关注,是目前正极商业化主流产品LiCoO2 很好的替代品。该材料是由层状 Li2MnO3与LiMO2按不同比例形成的固溶体,具有α-NaFeO2型层状结构,属于六方晶系,R-3m空间群,理论上,锂离子占据3a位,过渡金属离子占据3b位,氧离子占据6c位。在充放电过程中,当终止电压在4.5V以下时,Li+的脱/嵌伴随Ni2+/Ni4+、Co3+/Co4+之间的氧化还原,材料表现出相当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当终止电压在4.5V以上时,首次充电到4.5V会出现一个较长的平台,经研究发现该平台处不存在过渡金属价位的变化。4.5V平台可由氧元素氧化机理解释即4.5V平台处,Li+的脱出伴随着O元素发生氧化反应,并且脱出材料晶格进入电解液。
富锂材料Li1+xM1-xO2体系材料尽管拥有很高的比容量, 但在实际应用中充电电压较高时容易引起电解液及Li2MnO3分解,材料结构发生坍塌,锂离子扩散速度降低,同时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变差。体相掺杂通过掺入Fe、Al 、Mg 、Zr、F、稀土元素以及采用复合掺杂,均能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降低颗粒尺寸,合成纳米级的颗粒的尺寸,可缩短电子传输路径。纳米级的颗粒尺寸和规整的粒度分布,能提高粉体颗粒的扩散速度,改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目前,电极材料颗粒的纳米化主要是通过水热法、聚合体高温分解法和离子交换法等合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高容量富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容量富锂正极材料,所述高容量富锂正极材料的分子式为Li[Lix-βNaβMn1-y-z-αCoyNizYα]O2,其中,0≤x≤0.6,0<y≤0.4,0<z≤0.4,0≤α≤0.1,0≤β≤0.2且1-y-z-α> 0、x-β> 0。
优选的,α和β不同时为0。
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所述高容量富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配置过渡金属溶液、含钇溶液与尿素混合,经过水热反应合成球形介晶结构碳酸盐前驱体,然后与锂盐、钠盐混合后经预烧结和煅烧获得所述高容量富锂正极材料。
优选的,合成球形介晶结构碳酸盐前驱体的步骤如下:
a、按Mn、Ni、Co、Y、尿素的物质的量比为1-y-z-α: z : y :α: 2-6,将水溶性锰化合物、水溶性镍化合物、水溶性钴化合物、水溶性钇化合物、尿素溶于水,形成前躯体混合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轻工业学院,未经郑州轻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53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