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节能窗用二氧化钒基膜系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03361.0 申请日: 2014-08-15
公开(公告)号: CN104250068A 公开(公告)日: 2014-12-31
发明(设计)人: 王少伟;刘星星;陆卫;俞立明;陈效双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3C17/34 分类号: C03C17/34
代理公司: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代理人: 郭英
地址: 200083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智能 节能 窗用二 氧化 钒基膜系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功能材料领域,涉及一种掺杂二氧化钒薄膜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窗应用的掺杂氧化钒膜系的设计和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提出了二氧化钒可以应用到智能窗领域,从此二氧化钒被广泛研究,无论是制备工艺还是性能都有很大改进和提升,但是二氧化钒智能窗并没有面世。二氧化钒薄膜作为智能温控窗应用有三个关键因素:相变温度、红外调节率和可见透过率。然而,这三个指标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大量研究工作都主要针对其中某个或部分关键性能进行优化改进,牺牲了其他关键参数的性能,但却少有同时综合考虑作为智能窗应用三大核心要素研究的工作报导。如文献(Jin P,Nakao S,Tanemura S.Tungsten doping into vanadium dioxide thermochromic films by high-energy ion implantation and thermal annealing[J].Thin Solid Films,1998,324:151–158)报道通过掺钨把相变温度调节到了30℃附近,但其2000nm处红外调节率只有18%;而另有文献(Balu R,Ashrit P V.Near-zero IR transmission in the metal-insulator transition of VO2 thin films[J].Applied Physics Letters,2008,92:021904)报道通过改变二氧化钒厚度把薄膜红外调节率提高到70%左右,但是因其薄膜厚度为300nm,可见波段几乎无透过,并且相变温度在68℃附近,远高于室温。因此,仅仅针对部分性能优化往往会导致其他性能变差,不能满足智能窗应用的实际需求,需要综合考虑和兼顾膜系各主要性能。 

二氧化钒的典型相变温度是68℃,高于夏季玻璃表面温度,薄膜不发生相 变,没有红外透过率智能调节功能,故不能实现冬暖夏凉效果。通过对薄膜掺杂可以把薄膜相变温度调节到近室温,掺杂元素包括W、Mo、AI、Ti、Nb和Ta等,掺杂对红外调节率也有一定影响,随着掺杂量增加,红外调节率也会降低。 

要提高红外调节率,就需要增加二氧化钒薄膜的厚度,但二氧化钒薄膜厚度的增加,会使可见光透过率下降;而可见光透过率过低,则采光效果差,难以作为智能窗应用。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掺杂量和二氧化钒薄膜厚度,来兼顾相变温度和红外调节率。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引入一层减反膜,来提高可见光透过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于产业化的高性能掺杂的二氧化钒膜系的制备方法。其中通过钒靶与掺杂钒靶共溅射,可以控制所制备的二氧化钒的掺杂量,进而调节二氧化钒薄膜的相变温度,获得合适的相变温度和红外调节率;而通过膜系设计,获得高性能的智能窗膜系;膜系制备方法简便易行,与大规模镀膜工艺兼容,可以推广到智能窗上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节能窗用二氧化钒基膜系及其制备方法。膜系包含两个主要部分:功能层和辅助层。 

如图1所示,膜系结构为:在衬底3上依次有功能层2和减反保护层1,其中功能层2是合适掺杂比的掺杂二氧化钒层,减反保护层1是一层或多层的二氧化硅、氮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铝、氮化铝或五氧化二钽光介质材料层。 

二氧化钒低于相变温度时,呈现半导体相,红外透过率高,而低于相变温度时,红外透射过低,相变过程中,二氧化钒薄膜可见透射率几乎无变化,因此只要相变温度合适,就可以跟着室温自动调节太阳光红外辐射的入射量,实 现冬暖夏凉的效果。通过掺杂可以把二氧化钒相变温度调节到室温附近,掺杂元素包括W、Mo、AI、Ti、Nb和Ta等,选择合适的掺杂比就可以获得相变温度合适的二氧化钒薄膜。其中掺杂比范围为0.5~4.0%,薄膜厚度在20~100nm。 

在功能层掺杂的二氧化钒薄膜的基础上,制备一层或多层减反保护层以提高膜系整体性能。 

减反保护层具有两个作用: 

(a)提高膜系可见透过率 

如果膜层的光学厚度是某一波长的四分之一,相邻两束光的光程差恰好为π,即振动方向相反,叠加的结果使光学表面对该波长的反射光减少。适当选择膜层折射率,这时光学表面的反射光可以完全消除。为了减少表面的反射光,通常是在玻璃表面镀一层低折射率的膜薄。反射率可以用特征矩阵法算出,对单层减反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33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