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通复合成形模具、大直径三通的工艺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97776.1 | 申请日: | 2014-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07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范玉然;魏秦文;冯斌;李玉卓;姚登樽;汪凤;张希悉;何东升;王玮;吴江桥;王福宾;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2/00;B21D3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通 复合 成形 模具 直径 工艺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管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通复合成形模具、一种大直径三通的工艺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高压、高温、高强度大直径厚壁三通主要有锻造三通和热压三通.而输送要求较高的场合,一般不允许采用焊接三通或铸造三通。因此,对于大直径厚壁三通,目前一般采用热压成形的方式进行加工。
现有的大直径厚壁三通的加工工艺流程,主要是:
1,将圆形坯管加热至AC3以上保温一段时间后,出炉压扁。
2,压扁后继续加热至AC3以上保温一段时间后,在压力机上鼓包。
3,反复重复鼓包工序约3~5次,甚至更多,直至主管和直径均高度满足要求。
4,将支管端部开口,入炉加热至AC3以上保温一段时间后,在压力机上拔口,通常拔口工序需要进行2次以上,才能加工出所需三通毛坯。
5,对三通进行整形、坡口。
该工艺的主要缺陷在于,为保证鼓包时坯管具有足够的强度,需要对坯管约高度的60%进行淬火,淬火部分坯管金属流动性变差,造成加工三通底部、腹部、主管和支管壁厚不均匀;金属向支管一侧流动,受支管侧凹模影响,主管肩部壁厚沿轴向向外存在一定增厚,而沿支管轴向,壁厚减小约80~90%;为满足支管高度要求,需要对坯管多次加热,管线钢中的碳和微合金反复析出氧化,氧化皮增厚严重,同时由于组织成分发生变化,晶粒粗大,机械性能下降;由于坯管需多次在模具上进行鼓包、拔口,高温坯管需要反复搬运,非常容易造成坯管刮伤、破损,而且坯管与模具较难准确定位,鼓包位置容易偏向一侧或单侧增厚严重,椭圆度、垂直度下降,甚至报废;由于坯管内部无法进行机加工,三通内壁过渡圆角弧度,只能依靠主支管模具过渡圆角保证,而主支管模具过渡圆角通常是由工人靠经验打磨加工而成,拔口时,三通肩部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只能采用增大壁厚的方法来满足工程要求,造成三通壁厚只增不减的被动局面,由于设计、加工壁厚增加,鼓包和拉拔难度增加,相应工序热加工次数增加,制造加工成本进一步加大,成品率和加工效率相应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了提供了一种三通复合成形模具、一种大直径三通的工艺制造方法,目的在于解决Dn≥400㎜以上的大直径厚壁三通热压成形时,传统工艺中高强度管线钢金属流动性差,坯管变形不协调,三通主管和支管壁厚增加不均匀,成形率不高,加工成本较高的加工难题。
采用本方法加工的大直径厚壁三通,主管和支管壁厚较均匀,生产效率、产品合格率显著提高,三通肩部厚度能够满足要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大直径三通成形模具与工艺,它按照如下工序进行:将奥氏体化后的圆筒形坯管压制成扁管;其中,所述扁管的宽度W为:0.9D0≤W≤1.1D0,D0为所述大直径三通的主管外直径;在坯管鼓形模具上,将所述扁管压制成扁鼓形坯管,所述扁鼓形坯管的管端部的最小外半径r为0.45D0≤r≤0.55D0;在所述扁鼓形坯管的一侧开孔,并进行奥氏体化;将所述扁鼓形坯管输送至三通复合成形模具上,制成大直径三通毛坯;将所述大直径三通毛坯进行整形,获得所述大直径三通。
优选的,所述将所述大直径三通毛坯进行整形,获得所述大直径三通,具体包括:使用支撑体对所述大直径三通毛坯进行校圆;去除所述大直径三通毛坯的端部余料;对所述大直径三通毛坯进行坡口;对所述大直径三通毛坯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去除所述大直径三通毛坯的氧化皮,获得所述大直径三通。
优选的,坯管鼓形模具的结构如下:包括坯管鼓形模具上凹模、下凹模;上凹模和下凹模上下对立;上凹模的凹底呈圆弧形,并且上凹模的凹底开设有直径为d的圆孔,d的范围是:0.9d0≤d≤1.1d0,d0为三通支管外直径;下凹模的凹底呈圆弧形,并且下凹模的凹底开设有直径为d的圆孔。
优选的,在坯管鼓形模具上,将扁管压制成扁鼓形坯管,具体包括:将扁管放置在坯管鼓形模具上,通过上凹模和下凹模的共同作用,将扁管压制成扁鼓形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77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力变矩器叶片冲裁成形模具
- 下一篇:一种扶梯梯级链板精冲孔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