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滤饼烘干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94311.0 | 申请日: | 2014-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3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朱延臣;顾军;张国亮;殷杰;王树;蔡文涛;练礼财;周治平;芦澍;黄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市琉璃河水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7/00 | 分类号: | F26B7/00;F26B2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垃圾 焚烧 滤饼 烘干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燥技术领域,对于含水率高、粘性大且结块的物料尤其适用,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滤饼烘干系统及利用该系统对飞灰滤饼进行烘干的方法。
技术背景
近年来国内外兴起的垃圾焚烧发电工程,为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作出了贡献。然而垃圾焚烧飞灰中含有重金属和二噁英等污染物,被各国环保部门高度关注。在我国,《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明确规定: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属于危险废物,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置。
水泥窑共处置技术因具有有效固定重金属和彻底破除二噁英的优势,成为垃圾焚烧飞灰的有效处理方式。但是飞灰中含有大量的氯盐类物质,不但影响水泥产品质量,还会在水泥窑的高温段挥发、低温段冷凝,从而造成水泥窑结皮腐蚀,影响水泥窑正常运行。
专利号为ZL201010162532.7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方法”公开了将飞灰进行水洗预处理-烘干处理后输送至水泥窑高温段煅烧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三级由水洗罐和真空过滤机组合的水洗处理装置对飞灰进行水洗和固液分离,经真空过滤机固液分离后的滤液进入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而滤饼经过烘干机烘干后进入水泥窑高温段煅烧。该方法采用水洗技术对飞灰进行预处理,有效降低了飞灰中对水泥生产有害的氯盐类物质,大幅度提高了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的能力,但是在实际工程运行中,由于飞灰中CaO含量高、粒径小、比表面积大,使得经过固液分离得到的飞灰滤饼含水率高、粘性大且结块,造成飞灰滤饼在烘干过程中,烘干机内部频繁出现结壁、堵塞问题,严重影响了烘干的正常进行,另外烘干后尾气含有少量污染物,没有处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对环境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滤饼烘干系统,以及利用该系统对飞灰滤饼进行烘干的方法,从而保证飞灰滤饼烘干过程正常进行,同时烘干后尾气得到彻底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滤饼烘干系统,包括螺旋输送机、犁刀混合机、入料溜子、烘干机、收尘器、飞灰成品仓、输送机、风机和水泥窑系统,其中,螺旋输送机出口与犁刀混合机第一入口相连;犁刀混合机出口与入料溜子上开口相接;入料溜子下开口与烘干机进料口连接;烘干机出口通过管道与收尘器进口相连,收尘器设有2个出口,其一为物料出口,该物料出口与飞灰成品仓连接;其二为尾气出口,该尾气出口通过管道与风机进口相连;风机出口通过管道与水泥窑系统连接;水泥窑系统通过管道与烘干机进风口连接;飞灰成品仓设有2个物料出口,其中之一出口与输送机一端连接,输送机另一端与犁刀混合机第二入口相连。
所述犁刀混合机为连续卧式犁刀混合机,所述烘干机为立式气流烘干机,所述收尘器为袋式收尘器,所述输送机为螺旋输送机。
所述入料溜子设置有两道锁风阀,在入料溜子内壁四周满铺镶嵌有高分子聚四氟乙烯板。
所述飞灰成品仓与输送机连接的出口设有回转下料器。
所述风机出口通过管道与水泥窑系统的篦冷机高温段连接,水泥窑系统的篦冷机低温段通过管道与烘干机进风口连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滤饼烘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螺旋输送机将固液分离后的飞灰滤饼送入犁刀混合机,同时输送机将烘干飞灰输送至犁刀混合机,控制烘干飞灰与飞灰滤饼重量之比≥1∶2;2)飞灰滤饼与烘干飞灰在犁刀混合机内进行混合,混合时间为0.5-3分钟;3)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料通过入料溜子进入烘干机内,与来自水泥窑系统的篦冷机低温段的热风接触进行烘干,烘干机进风口热风温度控制在150-250℃;4)步骤3)中烘干后物料和气体进入收尘器进行固气分离,分离后固体物料即烘干飞灰进入飞灰成品仓,尾气则通过风机送至水泥窑系统的篦冷机高温段进行处理;5)飞灰成品仓一部分烘干飞灰通过输送机返回至犁刀混合机重复步骤2)至4),另一部分烘干飞灰送至水泥窑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市琉璃河水泥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市琉璃河水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43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百物干燥机
- 下一篇:一种高效节能的BOG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