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Web环境下支持触屏的UML建模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4976.3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9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麻志毅;叶治毅;陈泓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黄健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web 环境 支持 uml 建模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Web环境下支持触屏的UML建模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软件建模需要使用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该UML是一种绘制软件蓝图的标准语言。可以用UML对软件密集型系统的制品进行可视化、详述、构造和文档化。但是该UML离不开相应建模工具的支持。
现有技术中的建模工具主要支持鼠标与键盘的输入方式,以及少数多点触控输入方式,但采用鼠标与键盘的输入方式进行建模会导致建模效率低,虽然,现有的建模工具支持多点触控输入方式,但是能够支持的多点触控输入方式非常有限,不能充分利用多点触控输入方式建模效率高的特性。
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建模工具不支持跨平台、跨设备的建模操作,软件设计人员无法将桌面应用上的建模工作迁移到不同操作系统的移动设备上。造成用户在不同平台、不同设备上的使用困难,无法在不同平台上统一管理模型。
因此,现有技术中缺少在Web环境下支持多点触控交互方式的建模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Web环境下支持触屏的UML建模方法与装置,以实现在不同的设备与平台上,支持多点触控的交互方式进行建模。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Web环境下支持触屏的UML建模工具,所述建模工具在Web环境下支持多点触控交互方式,包括:
表现层,所述表现层包括建模视图,所述建模视图用于在Web环境下获取用户的建模操作;
交互处理层,所述交互处理层用于识别获取所述建模操作对应的输入方式;采用所述输入方式,执行对应的所述建模操作,生成所述建模元素,并根据所述建模元素生成模型,所述输入方式包括多点触控输入方式和手势轨迹输入方式;
存储层,所述存储层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模型对应的建模文件。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Web环境下支持触屏的UML建模方法,包括:
建模工具在Web环境下支持多点触控交互方式,获取用户的建模操作;
所述建模工具识别获取所述建模操作对应的输入方式,所述输入方式包括多点触控输入方式和手势轨迹输入方式;
所述建模工具采用所述输入方式,执行对应的所述建模操作,生成所述建模元素,并根据所述建模元素生成模型,以实现在不同的设备与平台上,支持多点触控的交互方式进行建模。
本发明提供的Web环境下支持触屏的UML建模方法与装置,利用建模工具在Web环境下支持多点触控交互方式,解决了在不同的设备与平台上,支持多点触控的交互方式进行建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Web环境下支持触屏的UML建模工具的完整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Web环境下支持触屏的UML建模工具中表现层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Web环境下支持触屏的UML建模工具中建模视图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Web环境下支持触屏的UML建模工具中建模视图图层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Web环境下支持触屏的UML建模工具中交互处理层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Web环境下支持触屏的UML建模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Web环境下支持触屏的UML建模方法适用的多点触控识别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Web环境下支持触屏的UML建模方法适用的多点触控识别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Web环境下支持触屏的UML建模方法适用的单笔画轨迹识别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Web环境下支持触屏的UML建模方法适用的多笔画轨迹识别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Web环境下支持触屏的UML建模工具中存储层的结构图;
图1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Web环境下支持触屏的UML建模工具支持的新增块状元素的手势示意图;
图12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Web环境下支持触屏的UML建模工具支持的新增块状元素的手势示意图;
图1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Web环境下支持触屏的UML建模工具支持的新增关系的手势示意图;
图13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Web环境下支持触屏的UML建模工具支持的新增关系的手势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49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