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无磷环保非预膜缓蚀剂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83791.0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9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薛彬;郭远明;丁跃平;李铁军;张小军;梅光明;胡红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3F11/08 | 分类号: | C23F11/08;C02F5/10;C02F5/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602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环保 非预膜缓蚀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蚀剂,尤其是涉及一种循环水用无磷环保非预膜缓蚀剂。
背景技术
为了节约淡水资源、降低水耗,目前在工业冷却水中已广泛采用循环水代替直流水。但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存在着结垢、腐蚀、沉积及微生物繁殖等问题。由于水里面含有大量的溶解或悬浮的固体、有机物质和各种气体。通常情况下,由于金属设备表面可形成一层疏松多孔的氧化膜,而使金属的耐蚀性能较好。但在含氧的氧化性酸及NH+4、CN-等溶液中,特别是周围有SO2、H2S、Cl-时,会产生较严重的腐蚀,给金属在生产、使用及二次加工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如何对金属设备进行表面处理,提高其抗氧化性能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缓蚀技术由于工艺简单,实用性强,见效快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的抗氧化变色工艺,以提高其耐蚀性能。
目前缓蚀技术有很多种,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工艺法。在各种抑制和减缓腐蚀的方法中,化学缓蚀具有成本低、效果明显的优点,因而被国内外普遍采用。化学法防腐蚀主要是使用缓蚀剂。很多的缓蚀剂已经应用到了循环冷却水系统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循环水用缓蚀剂技术上的缺陷,环保上的漏洞,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不断地探索,研发出一种无磷环保非预膜缓蚀剂,解决了现有药剂环境污染严重,加药量大等问题,同时无需预膜,加药即可运行的特点则大大简化了加药工艺,为企业带来了便利。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由下述原料按照重量比配制而成,聚环氧琥珀酸:硫酸锌:环烷酸咪唑啉季铵盐(NID)=30-70:10-40:10-50。进一步说,聚环氧琥珀酸:硫酸锌:NID=55:18:2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可以迅速在金属(碳钢、铜合金、不锈钢)表面形成一层有机无机混合膜层,保护金属(碳钢、铜合金、不锈钢)不受循环水的腐蚀,由于本身兼有一定的阻垢性能(PESA)和杀菌性能(NID),因此可以与常用的阻垢剂和杀菌剂配合使用,配伍性良好,对循环水系统的腐蚀由较好的控制效果,缓蚀率可达94%以上。同时,该药剂无需预膜,可直接加入循环水系统即可产生防腐效果,而且不含无机磷和有机磷,对环境无污染,属于绿色环保型水处理剂。
附图说明
图1为极化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实例1
本实施例由下述原料按照重量比配制而成,聚环氧琥珀酸:硫酸锌:NID=55:18:27。
循环水水质条件:
运行条件:温度:50℃旋转挂片转速:80r/min时间:72h。
材质:20#钢加药量:10ppm。
运行结果:缓蚀率达95.8%无点蚀
实施实例2
本实施例由下述原料按照重量比配制而成,聚环氧琥珀酸:硫酸锌:NID=30:40:10
循环水水质条件:
运行条件:温度:50℃旋转挂片转速:80r/min时间:72h
材质:20#钢加药量:10ppm
运行结果:缓蚀率达96.5%无点蚀
实施实例3
本实施例按照重量比配制而成,聚环氧琥珀酸:硫酸锌:NID=70:10:20
循环水水质条件:
运行条件:温度:50℃旋转挂片转速:80r/min时间:72h
材质:20#钢加药量:10ppm
运行结果:缓蚀率达94.2%无点蚀
实施实例4
本实施例按照重量比配制而成,聚环氧琥珀酸:硫酸锌:NID=35:15:50
循环水水质条件:
运行条件:温度:50℃旋转挂片转速:80r/min时间:72h
材质:20#钢加药量:10ppm
运行结果:缓蚀率达97.6%无点蚀
实施实例5
本实施例按照重量比配制而成,聚环氧琥珀酸:硫酸锌:NID=55:18:27
循环水水质条件:
电化学极化曲线实验温度:常温转速:80r/min材质:20#钢
加药量:10ppm
实验结果:由极化曲线可知,该缓蚀剂为阴阳极混合抑制性缓蚀剂,同时抑制了腐蚀反应的阴极和阳极过程。极化曲线图见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37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