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投影机及其投影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2646.0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46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林伊柔;吴欣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伊柔;吴欣颖 |
主分类号: | G03B21/14 | 分类号: | G03B21/14;G03B21/28;G02B7/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影机 及其 投影 镜头 | ||
1.一种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影像光源产生装置,用以产生一影像光束;以及
一投影镜头,用以接收该影像光束并投射至一成像面,且包含有自接近该影像光源产生装置的一侧至远离该影像光源产生装置的一侧依序排列的一中继光学系统以及一投影光学系统;该中继光学系统包含有一对焦光学组以及一聚光光学组,而该对焦光学组与该聚光光学组分别包含有至少一片透镜,且该对焦光学组较该聚光光学组接近该影像光源产生装置;另外,该对焦光学组于该聚光光学组与该影像光源产生装置之间,相对该聚光光学组往复移动;该投影光学系统包含有一投影镜群以及一反射镜,该投影镜群位于该反射镜与该中继光学系统之间,而该投影镜群具有一第一光学面以及一第二光学面,且该第一光学面较该第二光学面接近该聚光光学组;
由此,当该影像光源产生装置产生该影像光束时,该影像光束依序通过该对焦光学组以及该聚光光学组,并自该第一光学面射入该投影镜群,再由该第二光学面离开该投影镜群,并透过该反射镜反射后,该影像光束自该第二光学面再度射入该投影镜群,再由该第一光学面离开该投影镜群后,投射至该成像面,
其中,该聚光光学组的至少一片透镜为多片透镜,且该影像光束透过该反射镜反射,并由该第一光学面离开该投影镜群后,还穿透该聚光光学组中最靠近该投影镜群的透镜,再投射至该成像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该影像光束于投射至该成像面前所通过最后一片透镜中,反射前的光学路径与反射后的光学路径不相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该聚光光学组中的部分透镜呈不对称的形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该影像光束由该第一光学面射出时所通过的面积,不大于该第一光学面的面积的2分之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该投影镜头还包含有一遮蔽透镜,且该遮蔽透镜位于该对焦光学组与该影像光源产生装置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该对焦光学组的至少一片透镜为多片透镜,且该对焦光学组还具有一光圈,且该光圈位于该对焦光学组其中两片镜片之间。
7.一种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用以接收一影像光束并投射至一成像面,且包含有一中继光学系统以及一投影光学系统,其中:
该中继光学系统包含有一对焦光学组以及一聚光光学组,而该对焦光学组与该聚光光学组分别包含有至少一片透镜,且该对焦光学组相对该聚光光学组移动;
该投影光学系统包含有一投影镜群以及一反射镜,该投影镜群位于该反射镜与该聚光光学组之间,而该投影镜群具有一第一光学面以及一第二光学面,且该第一光学面较该第二光学面接近该聚光光学组;
由此,当该投影镜头接收该影像光束后,该影像光束依序通过该对焦光学组以及该聚光光学组,并自该第一光学面射入该投影镜群,再由该第二光学面离开该投影镜群,并透过该反射镜反射后,该影像光束自该第二光学面再度射入该投影镜群,再由该第一光学面离开该投影镜群后,投射至该成像面,
其中,该聚光光学组的至少一片透镜为多片透镜,且该影像光束透过该反射镜反射,并由该第一光学面离开该投影镜群后,还穿透该聚光光学组中最靠近该投影镜群的透镜,再投射至该成像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对焦光学组的至少一片透镜为多片透镜,且形成有多组对焦镜群,而所述对焦镜群分别以不同于其他镜群的移动轨迹相对该聚光光学组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对焦光学组还具有一光圈,且该光圈位于该对焦光学组其中两片镜片之间。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该聚光光学组中的部分透镜呈不对称的形状。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遮蔽透镜,且该遮蔽透镜较该对焦光学组远离该聚光光学组,而使该对焦光学组位于该遮蔽透镜与该聚光光学组之间。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反射镜朝向该至少一片透镜的镜面为凹面。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反射镜朝向该至少一片透镜的镜面为非球面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伊柔;吴欣颖,未经林伊柔;吴欣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264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投影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双模精调3D影像拍摄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