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BOG液化回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1381.2 | 申请日: | 2014-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81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栋;张立改;高利军;李怀恩;魏思敏;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瑞科(廊坊)能源装备集成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能源装备(苏州)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0 | 分类号: | F17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阚梓瑄;路兆强 |
地址: | 06500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bog 液化 回收 系统 方法 | ||
1.一种BOG液化回收系统,用于回收由LNG储罐(100)产生的BOG,其特征在于,所述BOG液化回收系统包括:
压缩机(1);
液化装置,包括盛装有液态氮的液氮贮槽(2)和以及浸没于所述液态氮内的换热管(20),该换热管(20)具有入口及出口;
第一介质管路(3),连接于所述LNG储罐(100)顶部的BOG气相空间与所述压缩机(1)入口之间,该第一介质管路(3)上安装有第一自力式调压阀(4),当所述LNG储罐(100)顶部的气相空间压力达到第一设定值时所述自力式调压阀(4)自动打开,当所述LNG储罐(100)顶部的气相空间压力降低至第二设定值时所述自力式调压阀(4)自动关闭;
第二介质管路(5),连接于所述压缩机(1)出口与所述换热管(20)的入口之间;
第三介质管路(6),连接于所述换热管(20)的出口与所述LNG储罐(100)底部之间;以及
控制系统,包括:
压力变送器,用于检测LNG储罐(100)顶部的BOG气相空间压力值或所述第一介质管路(3)内压力值;以及
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压力变送器发送的压力值数据,当所述压力值达到第一设定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1)启动;当所述压力值降低至第二设定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1)停止。
2.一种BOG液化回收系统,用于回收由LNG储罐(100)产生的BOG,其特征在于,所述BOG液化回收系统包括:
压缩机(1);
液化装置,包括盛装有液态氮的液氮贮槽(2)以及浸没于所述液态氮内的换热管(20),该换热管(20)具有入口及出口;
第一介质管路(3),连接于所述LNG储罐(100)顶部的BOG气相空间与所述压缩机(1)入口之间,该第一介质管路(3)上安装有调压阀;
第二介质管路(5),连接于所述压缩机(1)出口与所述换热管(20)的入口之间;
第三介质管路(6),连接于所述换热管(20)的出口与所述LNG储罐(100)底部之间;
控制系统,包括:
压力变送器,用于检测LNG储罐(100)顶部的BOG气相空间压力值或所述第一介质管路(3)内压力值;以及
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压力变送器发送的压力值数据,当所述压力值达到第一设定值时控制所述调压阀打开并控制所述压缩机(1)启动;当所述压力值降低至第二设定值时控制所述调压阀关闭并控制所述压缩机(1)停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BOG液化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定值为0.7~0.9MPa;所述第二设定值为0.3~0.4MPa。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BOG液化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OG液化回收系统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介质管路(3)的空温加热器(7)以及所述空温加热器(7)的旁通支路(70),该旁通支路(70)上安装有第一截止阀(71)。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BOG液化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OG液化回收系统还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入口和至少一个出口的BOG热交换器(8),所述第一介质管路(3)和第二介质管路(5)分别连接于所述BOG热交换器(8)的入口和出口。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BOG液化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介质管路(6)上安装有用于降低温度和/或降低压力的节流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BOG液化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化装置底部设有液氮充装管(21),顶部设有氮气放散管(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瑞科(廊坊)能源装备集成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能源装备(苏州)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瑞科(廊坊)能源装备集成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能源装备(苏州)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138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