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北斗/GPS与GIS集成应用的森林防火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78034.4 | 申请日: | 2014-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3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中;冯书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艾倍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1006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北斗 gps gis 集成 应用 森林 防火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森林防火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北斗/GPS与GIS集成应用的森林防火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森林火灾因为其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等原因,一直以来对其防治都是一个难题,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已成为林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由于森林面积大、范围广,所以在传统的森林巡护作业中,往往会存在巡护路线不合理、巡护不到位、责任区划分不清、错划、漏巡等现象,这些都会导致火情不能被及时发现。另一方面,火灾一旦发生,需要调度指挥中心的快速反应,火灾发生的精确位置获取以及如何安排扑火队员最快到达是十分重要的 。再者,森林火情出现时,需要及时畅通的通信联系建立起灭火指挥机制,而在森林茂密偏远地区,移动网络及其他通信信号往往无法覆盖,导致通信中断或不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以上缺陷的基于北斗/GPS与GIS集成应用的森林防火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北斗/GPS与GIS集成应用的森林防火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北斗/GPS定位终端、通信服务模块、数据服务模块、监控平台模块和地图服务模块,所述北斗/GPS定位终端与通信服务模块相连接,用于巡护人员查看自己当前的位置,进行定位导航,并接收监控平台模块的指令或向监控平台模块发送巡查数据;所述通信服务模块与所述数据服务模块相连接,用于实现监控平台模块与定位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并将数据存储在所述数据服务模块中,与监控监控平台模块进行交互;所述数据服务模块与所述监控平台模块相连接,用于存储所有巡护路径、通信及指令信息,实现系统的数据存储、管理和备份,为监控平台模块提供数据服务;所述监控平台模块与所述地图服务模块GIS相连接,用于实时显示巡护人员位置、实时下发或接收指令和查询巡护人员的历史轨迹;所述地图服务模块GIS,用于为所述监控平台模块实现可视化管理。
优选地,所述北斗/GPS定位终端包括GPS手机和北斗手持机。
优选地,所述GPS手机通过GPRS/GSM方式传输到监控平台模块中,并与监控平台模块实现短信互发。
优选地,所述北斗手持机采用基于地面基站和通信卫星的空地结合无线通信网络方式,将巡护人员位置信息传输到监控平台模块中。
优选地,所述地图服务模块GIS通过采用Google Map地图引擎和Google Map基础地理数据,为监控平台模块实现可视化管理。
优选地,所述通信服务模块包括GPS接收模块、北斗接收模块、GPS发送模块、北斗发送模块、通信协议解码模块和通信协议编码模块。
本发明通过将北斗定位导航系统和GPS结合在一起使用,不仅可以将两者的定位导航作用发挥的更好,增加定位精度,避免了通信盲区,而且可以使用户终端和中心系统具备通信功能,有助于森林防火工作中的定位、导航、通讯、指挥、调度的进行,为各种突发事件提供安全、可靠、便捷的通讯保障服务。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北斗/GPS与GIS集成应用的森林防火控制系统网络架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北斗/GPS与GIS集成应用的森林防火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北斗/GPS与GIS集成应用的森林防火控制系统网络架构图。
如图1所示,系统是在Internet上实现的GIS、GNSS、GPRS集成的软硬件一体化平台,由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定位终端、监控指挥中心、通信链路四部分组成。
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由GPS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成。GPS是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提出方1993年全面建成的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具有一定的保密、抗干扰和抗摧毁能力。其范围覆盖中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24小时全天候服务,无通信盲区,具备定位与通信功能,无需其他通信系统支持。同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还具备短报文通信服务,从而可以使用户与中心控制系统、用户终端之间进行数据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艾倍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艾倍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80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