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抗菌防噪耳塞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77655.0 | 申请日: | 2014-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4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磊;辛洪波;余芬;薛超文;史晓彤;方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11/08 | 分类号: | A61F11/08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330006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抗菌 耳塞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抗菌防噪耳塞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耳朵是人体的听觉器官。音波通过空气的振动,经过外耳道传到内耳道和鼓膜,使得鼓膜产生振动,带动听小骨机械振动,进一步传递到听神经,并由后者将声音的机械能转化成电信号传递到大脑而产生听觉。
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的噪音成为了不可避免的污染。尤其在某些特定的工作场合,噪音的污染非常严重,例如飞机场、机器车间、嘈杂的街道旁、石油开采、钻井开采等。噪音不仅损害人的身体器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人的心理,降低人的工作效率,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不必要的后果发生,当人们需要一个绝对安静的环境学习或思考时,诉求一份安静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给人们带来很多困扰。
鉴于此,人们会选择防噪耳塞保护自己,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传统耳塞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人的耳孔内壁凹凸不平,长27毫米,直径5-7毫米,外部是软组织,内部是较硬的组织。虽然传统耳塞已经考虑到人耳道构造,并在工艺上加以改进,但由于耳道的特殊性以及个体差异性,完全贴合耳道并且长时间保持舒适性能的耳塞还未见报道。
另外,市面上出售的大量橡胶耳塞过于生硬,佩戴不舒服,使用时间长了会影响听力,造成听力下降。其次,由于耳塞的弹性太大,其膨胀时压迫外耳道皮肤,引起耳胀、耳痛等不适,而且隔音效果不好。再者,由于现有的普通隔音耳塞为实心体,使耳朵内部和外部的大气压强增大,使外部空气流进入耳腔室的速度变快,连续长时间使用会感觉耳内有压力和疼痛感,严重时会引起恶心现象。此外,市面上常见耳塞材料的物理性能也有待改善,一个典型问题就是:在塞入耳道后,由于耳塞迅速发泡膨胀,并因形变产生反作用力,使耳塞较易从耳道中脱出。而且,由于工艺限制,耳塞表面往往比较光滑,致使耳塞与耳道之间的摩擦力较弱,使耳塞在外力影响下(如睡眠时翻身)容易从耳道滑落。
同时,由于现在大部分耳塞厂家都是有材料学、工程学背景的人,他们对微生物方面的了解并不是很多,所以仅仅是在材料和形貌上进行优化,但是从生物学角度来说,耳道是一个开放型结构,里面有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如果这些细菌控制不当的话,还会有引起中耳炎等各种耳道炎症的可能。而耳塞的使用使这种开放型结构变成半开放型结构,从理论上来说,更有可能会导致这些细菌的生长繁殖,所以如果没有对表面进行一个很好的抗菌处理的话,长时间佩戴的话容易导致耳道感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抗菌防噪耳塞的制备方法,它借助纳米材料技术,以黏性微生物植物乳酸杆菌作为载体,将低毒性、高抗菌性的Ag/ZnO纳米颗粒均匀地负载在形貌复杂的耳塞表面,从而显著地提升了耳塞的生物相容性、抗菌性等关键性能,使耳塞具有优异的抑菌、抗菌效果,具有经济性和普适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纳米抗菌防噪耳塞的制备方法,特征是:
A、耳塞建模:先将耳道用乙醇清洗干净,原料为:室温加成固化双组份硅橡胶,组份A为白色,组份B为绿色;将等体积的组份A和组份B揉和在一起,揉和至颜色均匀后,将混合物放入注射器中,注入耳道,并挤压使混合物充分贴合耳道,待耳塞模型固化后,慢慢地将耳塞模型从耳道里旋转取出来,该耳塞模型即为耳道的3D实体模型,然后对3D实体模型进行三维扫描,得到3D建模数据,实现耳塞的数字化建模,建立耳塞三维模型图;将扫描后所得到的耳塞三维模型图,用CATIA软件设计成中空结构;
B、制作耳塞实体:根据步骤A所得的3D建模数据,通过3D打印机或模具灌注的方式,使用PLA(聚乳酸)、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光敏树脂或低毒性软质3D打印耗材(Stratasys VERO系列)为原料,制作出形貌与耳道精确匹配的耳塞实体,以待随后的纳米修饰;
C、负载Ag/ZnO纳米颗粒:通过植物乳酸杆菌负载法或原子层沉积(ALD)负载法在耳塞实体的表面上负载Ag/ZnO纳米颗粒,得到成品。
所述步骤C中的植物乳酸杆菌负载法是指:
a、用接种环将植物乳酸杆菌接种到灭菌后的MRS培养基中,在摇床中震荡培养,优选出粘附性比较强的植物乳酸杆菌,即:在离心机中以5000rpm的速度离心5min能留下75%的植物乳酸杆菌,就是粘附性比较强的植物乳酸杆菌;并将粘附性较强的植物乳酸杆菌接种到灭菌后的MRS培养基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76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