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纯度烷烃溶剂油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9973.2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9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孔瑞用;孔维立;林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五洋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53/08 | 分类号: | C10G53/08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隋玲玲 |
地址: | 21441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纯度 烷烃 溶剂油 制备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纯度烷烃溶剂油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溶剂油精制提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烷烃溶剂油系原油轻组份经深加工分离出的产品,可分为正构、异构、环烷并有少量芳烃混合其中。
目前国内市场 国标产品为6#工业溶剂油,6#抽提溶剂油,己烷溶剂油,120#橡胶溶剂油,200#油漆溶剂油,煤油,白油;企标为D40,D60,D8,D90,D110等。据不完全统计,有400-500个品种;按馏程分类,按闪点分类,按用途分类,但其理化指标基本为外观,色号,密度,馏程,芳烃含量,硫含量,溴值等,而其中馏程是产品纯度高低的关键指标。因为某一单组份(单个分子)的溶剂油产品,馏程是只有一个沸点。
溶剂油广泛应用于食用油、印刷油墨、皮革、农药、医药中间体、化工聚合等方面,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
国内溶剂油生产大都用石脑油或处理过的抽余油为原料,其馏程在50-190℃之间,即C5-C9,符合国际6#、120#、200#溶剂油,其馏程分别在60-90,80-120,140-200,其初馏点至终馏点在30℃,40℃,60℃。
CN200910083134.3 公开了一种窄馏分无毒高纯异己烷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重整抽余油为原料,选用活性金属镍为苯系催化加氢催化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全组分催化加氢、脱芳烃脱硫;将经脱芳烃脱硫的产物引入脱轻塔,脱除馏分≤ 60℃的轻组分;将经脱轻的剩余馏分引入脱重塔,脱除馏分≥ 75℃的重组分;将经脱重的剩余馏分(60 ~75℃ ) 引入异己烷塔进行精细分馏,切取60 ~ 64.5℃馏分即为所需产物。但是采用催化加氢脱芳烃,工艺复杂,能源消耗大。且能分离出来的馏分仅为60 ~ 64.5℃馏分,其它馏程难以做到窄馏份高纯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馏份窄、烷烃组份较单一,其它杂组份相对少,纯度较高,硫含量低于10PPM、芳烃(苯)含量小于0.01%、正己烷含量小于0.1%,烷烃含量在99%以上的高纯度烷烃溶剂油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纯度烷烃溶剂油制备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原料罐、第一脱硫罐、第二脱硫罐、白土吸附罐、活性炭吸附罐、蒸馏釜、精馏塔、第一冷凝器、回流罐、第二冷凝器、接收罐、中间罐和成品罐。
原料罐、第一脱硫罐、第二脱硫罐、白土吸附罐、活性炭吸附罐、蒸馏釜、精馏塔依次串联设置,所述精馏塔塔顶串联设置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与回流罐相连,所述回流罐分别与第二冷凝器和接收罐相连,所述第二冷凝器分别与精馏塔和接收罐相连,所接收罐与中间罐和成品罐依次串联。
一种高纯度烷烃溶剂油制备方法,将原料罐中的原料经过两次化学脱硫,然后利用高效活性白土吸附,再经过活性炭吸附脱色,然后再依次经过蒸馏釜和精馏塔,精馏塔上顶端的馏分经过第一冷凝器、回流罐、第二冷凝器严格控制水温、流量,然后通过接收罐、中间罐和成品罐制成窄馏分高纯度烷烃溶剂油。
所述原料特性:1)馏程在60℃-200℃之间;2)硫含量在20PPM以内;3)芳烃总含量小于0.1%以下;4)色号 +28以上;5)溴值小于100。
通过控制冷却回流液温度,精确控回流液体温度及产出精度提高产出量,降低能耗。
第一次冷凝是常温水温,第二次冷凝水由制冷机设定控制,水温控制比目的馏份低30-50度,例如目的馏份为100度,水温控制在50-70度;
二次冷凝时的流量比一次冷凝时降低1.5-2个等级的回流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两层脱硫、再分别经过两次吸附,制备的高烷烃溶剂油,纯度较高,硫含量低于10PPM、芳烃(苯)含量小于0.01%、正己烷含量小于0.1%,烷烃含量在99%以上,采用两次回流冷凝,馏程窄,含量纯度高,生产效率高,能耗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高纯度烷烃溶剂油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采用一次冷凝回流与两次冷凝回流能耗产能对比图,
其中:
原料罐1、第一脱硫罐2、第二脱硫罐3、白土吸附罐4、活性炭吸附罐5、蒸馏釜6、精馏塔7、第一冷凝器8、回流罐9、第二冷凝器10、接收罐11、中间罐12、成品罐1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五洋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五洋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99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态排渣气化炉
- 下一篇:用于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组合物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