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废弃的医用塑料输液容器聚烯烃制备的再生改性料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9916.4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0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兰巧锋;高峡;刘伟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08;C08L51/06;C08K9/04;C08K3/34;C08K5/09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0008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弃 医用 塑料 输液 容器 烯烃 制备 再生 改性 | ||
1.一种由来自废弃医用塑料输液容器的聚烯烃料制备的再生改性料,其中所述来自废弃医用塑料输液容器的聚烯烃料包括来自废弃医用塑料输液容器的聚丙烯料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料,所述再生改性材料具有如下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医用塑料输液容器聚烯烃再生改性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树脂新料的熔融指数在230℃/2.16kg下为2-5/1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医用塑料输液容器聚烯烃再生改性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分子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的乙烯辛烯共聚物或马来酸酐聚丙烯接枝物,其中所述马来酸酐接枝的乙烯辛烯共聚物的接枝率为0.6-1.0%,其熔融指数在190℃/5kg下为0.5-3g/10min;所述马来酸酐聚丙烯接枝物的接枝率为0.7-1.1%,其熔融指数在190℃/2.16kg下为80-150g/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医用塑料输液容器聚烯烃再生改性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改性的硅灰石的粒径为800-250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医用塑料输液容器聚烯烃再生改性料,其特征在于:所用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其用量基于100重量份硅灰石计为0.5-2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弃医用塑料输液容器聚烯烃再生改性料,其特征在于:所用偶联剂为三异硬脂酸钛酸异丙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医用塑料输液容器聚烯烃再生改性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脂酸盐为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硬脂酸锌或硬脂酸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医用塑料输液容器聚烯烃再生改性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由作为主抗氧剂的受阻酚类抗氧剂和作为辅抗氧剂的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以1∶2-1∶3复配而成,所述受阻酚类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所述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为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
9.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废弃医用塑料输液容器聚烯烃再生改性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硅灰石置于混合机中,温度为70℃,转速为30-60r/min,保持3-10min,再加入相对于硅灰石0.5-2%的偶联剂,混合机的转速为30-60r/min,混合温度为70℃,高速混合3-8min,再加入硬脂酸盐继续混合1-3min;
(2)将废弃医用塑料输液容器聚丙烯料、废弃医用塑料输液容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料、聚丙烯树脂新料、偶联剂改性的硅灰石、硬脂酸盐、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物或聚丙烯接枝物、主抗氧剂和辅抗氧剂置于混合机中,混合机的转速为60r/min,高速混合3-10min;
(3)将(2)步骤中和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以挤出温度180-230℃,螺杆转速60-180r/min,喂料速度10-60r/min,进行熔融混炼挤出注塑,切割造粒。
10.权利要求1-10任意项所述的废弃医用塑料输液容器聚烯烃再生改性料在制备汽车挡泥板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未经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991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