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金属带材激光能量利用率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9617.0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2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段宣明;陈勇;王国玉;曹洪忠;王林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P9/02 | 分类号: | B23P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吴彬 |
地址: | 40071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金属 激光 能量 利用率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金属带材激光能量利用率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利用激光进行加工、增材制造等技术领域,发射到材料表面的激光由于反射等原因,激光能量并不能完全被材料吸收,激光能量利用率较低,能源浪费严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金属带材激光能量利用率的方法及装置,以解决利用激光进行加工、增材制造过程中,因反射原因造成激光能量利用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提高金属带材激光能量利用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控制送料机将金属带送入辊印机;
b、控制辊印机使其压辊在金属带的一面或两面上辊压出抗反射微结构。
进一步,在步骤a和步骤b之间,还包括步骤a1:利用加热装置对金属带进行加热。
本发明一种提高金属带材激光能量利用率的装置,包括沿金属带前移方向依次设置的金属带送料机、金属带加热装置和金属带辊印机,所述金属带辊印机的压辊辊面上设置有抗反射微结构。
进一步,所述金属带加热装置为电阻加热机或感应加热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高金属带材激光能量利用率的方法及装置,其通过在金属带的表面上辊轧出抗反射的微结构,从而可很大的减少金属带材反射损失的激光能量,提高金属带材的激光能量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高金属带材激光能量利用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高金属带材激光能量利用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控制送料机将金属带送入辊印机;
b、控制辊印机使其压辊在金属带的一面上辊压出抗反射微结构。
当然在不同实施例中,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在金属带的两面上都辊压出抗反射微结构,同时在选择辊印机时,压辊的辊面应与金属带的形状相适配,如金属带的横截面为弧形,则压辊的轴向截面轮廓线也应为弧形,从而使压辊和金属带相贴合,进而辊压出合格的抗反射微结构。通过抗反射微结构可很大的减少金属带材反射损失的激光能量,提高金属带材的激光能量利用率。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在步骤a和步骤b之间,还包括步骤a1:利用加热装置对金属带进行加热,加热温度应控制在使金属带材的组织结构不发生改变的条件下,对于一些在常温下难以加工的金属,通过加热装置对其加热可提高其塑性,从而有助于在其表面上加工抗反射微结构。当然对于在常温下塑性较好的金属带材,也可不加热而直接辊压;同时对于加热后在空气中活泼的金属还需在真空或者保护气体氛围中加工。
实施例二: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提高金属带材激光能量利用率的装置,包括沿金属带前移方向依次设置的金属带送料机1、金属带加热装置2和金属带辊印机3,所述金属带辊印机3的压辊辊面上设置有抗反射微结构。
工作时,被金属带送料机1送入金属带辊印机3的金属带,在压辊的辊压下,压辊辊面上的抗反射微结构被压印在金属带表面上,抗反射微结构在激光加过过程中,可很大的减少金属带材反射损失的激光能量,提高金属带材的激光能量利用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带加热装置2为电阻加热机,当然在具体实施中金属带加热装置2还可采用感应加热机等其他加热装置,通过对金属带进行加热,可提高金属带的塑性,有利于压辊将抗反射微结构更好的压印在金属带表面上。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但是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的其它技术方案,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96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果园浇灌水循环系统
- 下一篇:一种提高干旱半干旱区造林植物适应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