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赤泥提钒、配矿烧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8976.4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6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姜丹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丹宁 |
主分类号: | C22B1/16 | 分类号: | C22B1/16;C22B7/00;C22B34/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79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赤泥提钒 烧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冶金及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氧化铝行业的废料赤泥中提钒、配料烧结制球团炼铁的方法。该方法能有效处理赤泥中五氧化二钒含量在0.2%-5%、全铁含量在20%-45%的赤泥。
背景技术
我国是氧化铝生产的大国。氧化铝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氧化铝行业每年会产生数千万吨的赤泥。大量的赤泥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只能依靠大面积的堆场堆放,占用了大量土地,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赤泥附带有大量的工业用碱、氟化物以及其它金属等。极易造成对地表、空气、地下水的污染及破坏,并潜伏着赤泥外泄的安全隐患。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多方面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所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赤泥的产量和危害,实现多渠道、大数量的资源化已迫在眉睫。赤泥中含量最高的三种金属元素分别为铁、铝、钒。钒是一种稀有金属,市场上钒产品的价值很高,因此很有必要回收赤泥中的金属元素。可以为冶炼金属提供新的原料来源。弥补自然矿产资源的不足和降低环境污染。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都在对赤泥的综合利用回收有价金属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但现有的赤泥回收的工艺都对赤泥进行高效的、综合回收利用。现今的赤泥处理的方案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目前大部分赤泥浸出工艺都是直接用酸浸出赤泥,以中和赤泥中的碱,并直接提取其中的铁、铝等有价金属,但是赤泥中碱的含量很高,如果用酸直接浸出,酸的消耗量会很大,处理成本会提高。2、只考虑含量较高的铁、铝元素的回收提取,此种方法经济性差,且综合利用不彻底,而且回收率较低,在实际生产中不可行。3、利用赤泥做粘结剂或者配料烧砖,此种方法虽利用了赤泥,但却没有开发赤泥当中的有价金属。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410084910.2的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热法还原炼铝赤泥直接生产铝铁合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按一定比例的赤泥、铁矿石为原料,在电炉中熔炼,引弧加热至熔融态金属液,加适量还原剂碳,必要时需要加入一定铝锭,高效获得铝铁合金,其所获合金组成(质量%)为:C1-5%,Al35-60%,Fe35-60%。其存在的不足是:使用的设备是电炉,能耗高。实际反应不彻底,造成回收率低,且无法很好的控制铁铝合金的成分。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410121083.X的发明公开了一种从赤泥中综合回收铁、铝、钪、钛、钒等有价金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赤泥与还原剂混合进行还原焙烧,使Fe2O3转化成Fe3O4;(2)通过磁选得到磁性铁精矿和非磁性产品;(3)非磁性产品经过氨水溶出氧化铝;(4)洗涤渣与水配成矿浆,作为吸收剂,吸收吸收燃煤烟气中的SO2。在这个过程中洗涤渣中的碱被SO2中和溶解,pH可以降到5至7之间;(5)向洗涤渣中加入高浓度H2SO4进行酸解,溶出钪、钛于酸解液中,酸解残渣含有SiO2,可直接用于水泥和耐火材料的生产;(6)酸解液加热到90℃至100℃之间,加入偏钛酸晶种,钛以偏钛酸的形式通过水解析出,偏钛酸经过过滤洗涤再经煅烧制得二氧化钛;(7)提取了钛以后的酸解液用13%P204、7%TBP和80%煤油作为萃取剂,萃取溶液中的钪;(8)萃取钪后的溶液,加入氨水中合,直到溶液的PH值在1.8至2.2之间为止,最后用19%P204、8%TBP和73%煤油做萃取剂萃取得到钒,萃取后的余液循环应用于步骤(3)的氧化铝溶出。其存在的不足是:反应所需条件苛刻,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难以精确控制反应条件,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生产工序繁琐,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生产周期太长,效益低下。各种金属的回收率低,达不到综合回收利用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经济、合理的赤泥综合利用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赤泥在110℃的烘干设备中烘干1h,烘干后的赤泥进入球磨机料仓进行细磨,用除铁器出去赤泥中的磁性铁。
步骤二:除铁后的赤泥送入配料仓,在配料仓内加入一定比例的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加入比例为物料: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10:1:0.05:0.01,在配料仓内是物料混合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丹宁,未经姜丹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89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