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椎体间融合器及其植入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367782.2 | 申请日: | 2014-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7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 发明(设计)人: | 吕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祥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A61F2/46;A61B17/70;A61B17/9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 地址: | 200127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椎体间 融合 及其 植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椎体间融合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植入此椎体间融合器的植入装置。
背景技术
椎间盘位于脊柱中的相邻椎骨之间。椎间盘能够帮助稳固脊柱并且帮助分配椎体之间的力。椎间盘包括围绕内髓核的外纤维环。纤维环是胶原纤维和纤维软骨的同心层状结构,能够抵抗扭转和弯曲力。髓核包括胶质材料,胶质材料可以吸收作用在椎间盘上的应力。椎间盘随着年龄的增长容易发生由创伤、疾病或其他变性过程而引起的移位或损坏。例如,纤维环可能弱化或撕裂,这可能导致髓核突出到包括脊神经的脊柱区域,例如椎孔中。突出的髓核可能压在脊神经上,导致疼痛、麻木、麻刺、力量减弱和运动损失。
椎间孔镜、椎间盘镜等微创手术较传统开刀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是外科发展的方向。微创手术将变性的椎间盘髓核组织摘除后,椎体间隙由于缺乏支撑,正常的椎间隙高度发生丢失,椎间孔、神经根管及椎体间小关节结构发生变化,会出现新的病理变化,例如小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神经根受压等。
为了解决上述情况,移位或被损坏的椎间盘可以通过手术从脊柱去除并且两个相邻椎骨可以被融合在一起。尽管该技术可以减轻疼痛并且可以提高关节稳定性,但是它也会导致融合的脊椎关节无法运动。
最佳方案是用在微创手术摘除退变变性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同时,植入人造椎间融合器,代替椎间盘支撑相邻椎体,维持正常椎体间隙高度。传统的椎体间融合器的厚度范围是8mm-14mm,但是微创手术中常用的锥间孔镜的直径是8mm,为了植入更厚的锥间盘植入物,只好采用更大孔径的植入装置,比如美国枢法摸公司4cm直径的手术通道装置。使用大口径的植入装置会使得手术创口变大,4cm直径的创口比通常8mm的创口大的多,较局麻下椎间孔镜手术麻醉并发症多,损伤大,术后恢复慢。
此外,大直径的通道装置无法从病人的脊椎背侧植入椎间融合器。从腰侧植入,需穿过病人的腰大肌,损伤大且易误伤腹部脏器。在已有的数例病例中,采用此种大直径手术通道装置放置椎间融合器的患者的恢复情况均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椎体间融合器,使得其能够在使用普通8mm椎间孔镜的情况下植入患者脊椎的上下两个椎体之间,以减少现有技术中植入相同大小的植入物所采用的大孔径植入装置对患者造成的大创口损伤。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结构一>
用于支撑所述椎体的支撑组件;以及与该支撑组件相连,对该支撑组件进行限位的限位件,其中,所述支撑组件由第一植入构件和第二植入构件匹配形成,所述限位件限制所述第一植入构件和所述第二植入构件匹配完全后相互之间发生前后和左右方向的相对位移。
另外,本发明的椎体间融合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第一植入构件和所述第二植入构件为梯台形状,所述第一植入构件和所述第二植入构件相互匹配后的上下两表面相互平行。
另外,本发明的椎体间融合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限位件具有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植入构件和所述第二植入构件相对向的面上的两个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具有倒齿结构,使得第二植入构件只能相对于第一植入构件向前方移动。
另外,本发明的椎体间融合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第一植入构件或所述第二植入构件在与对方相接触的区域的外缘,具有至少能够在左右方向上限制所述第一植入构件和所述第二植入构件之间发生相对位移的第二限位件。
另外,本发明的椎体间融合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植入构件和第二植入构件的接触面的形状均为中间宽两端窄的形状。
另外,本发明的椎体间融合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第一植入构件和所述第二植入构件的左右两侧具有预定形状的突起。
另外,本发明的椎体间融合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第一植入构件和所述第二植入构件与所述上下两个椎体相接触的表面为增大摩擦力的摩擦面。
另外,本发明的椎体间融合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第一植入构件和第二植入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让组织长入的组织长入槽。
另外,本发明的椎体间融合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第二植入构件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植入构件的所述组织长入槽相匹配的导向限位件,所述组织长入槽还作为导向槽引导所述导向限位件向前运动,所述导向限位件同时限制两个植入构件之间发生左右方向上的相对移动。
<结构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祥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祥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77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后摆动装置及使用其的可牵引功能锻炼颈托
- 下一篇:牙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