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吡唑基硼酸盐‑K[(C3N2H3)2BC8H14]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7099.9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1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年;曹厚继;李书军;张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5/02 | 分类号: | C07F5/02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司41107 | 代理人: | 路宽 |
地址: | 453007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唑 硼酸盐 c3n2h3 bc8h14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合成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制备具有抓氢键的催化剂方面具有重要用途的二吡唑基硼酸盐-K[(C3N2H3)2BC8H14]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具有抓氢键的化合物在活化碳氢键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C3N2H3)2BC8H14]-(简写为Pz2BBN)是一种用于制备具有抓氢键催化剂的双齿配体,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已报道的此配体的制备方法不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因此发展一种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方法对于进一步拓展这种配体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Swiatoslaw Trofimenko等 (Angew. Chem., Int. Ed. Engl. 1989, 28, 205-206.) 将吡唑和氢氧化钾在甲苯中加热回流,反应过程中有水生成,需用除水装置除去,然后再缓慢滴加9-硼双环[3.3.1]壬烷二聚体的四氢呋喃溶液,以使四氢呋喃被慢慢蒸馏出反应体系,滴加过程中有氢气生成,氢气生成到一定体积后,滴加结束,此过程需要用到测量气体体积装置,最后还需浓缩反应液至一定体积,冷却后加入正己烷稀释反应液,得到产品二吡唑基硼酸盐-K[(C3N2H3)2BC8H14]。L. Komorowski等 (Inorg. Chem. 1990, 29, 538-541.) 将吡唑钾K[C3H3N2]加入到9-硼双环[3.3.1]壬烷二聚体的甲苯溶液中,加热至沸腾后冷却,然后加入吡唑,待生成气体平息后再加热回流,得到产品二吡唑基硼酸盐-K[(C3N2H3)2BC8H14],此方法虽然较简易,但是需要先制备吡唑钾。Massimo Bortolin等 (Organometallics. 1992, 11, 2514-2521.) 认为合成二吡唑基硼酸盐-K[(C3N2H3)2BC8H14]的关键步骤是除去反应过程中所生成的水,为此他改进了Swiatoslaw Trofimenko的装置,用套管中装入氢化钙的索氏提取器代替迪安-斯达克榻分水器,具体实验步骤是将吡唑和氢氧化钾加入到甲苯中,搅拌回流18个小时,将得到的含有白色沉淀的悬浊液冷却后将蒸馏装置安装在索氏提取器上,缓慢滴加9-硼双环[3.3.1]壬烷二聚体的四氢呋喃溶液,以使四氢呋喃被慢慢蒸馏出反应体系,滴加过程中有氢气生成,氢气生成到一定体积后,滴加结束,此过程需要用到测量气体体积装置,再经过一系列步骤得到沉淀,最后过滤、洗涤、重结晶得到产品二吡唑基硼酸盐-K[(C3N2H3)2BC8H14]。上述二吡唑基硼酸盐-K[(C3N2H3)2BC8H14]的制备方法,反应步骤多,时间长,所用的溶剂种类多,操作繁琐,不易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合成路线简单且成本低廉的一步合成二吡唑基硼酸盐-K[(C3N2H3)2BC8H14]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师范大学,未经河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70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