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芳环的酰腙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366337.4 | 申请日: | 2014-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0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向荣;赵顺省;任敬文;李兰兰;丁作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C251/86 | 分类号: | C07C251/86;C07D307/52;C07D233/90;A01P3/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 地址: | 71005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芳环 酰腙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杀菌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芳环的酰腙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酰腙类化合物,它是由醛或酮和酰肼缩合而成的含有-CONHN=CH-基团的一类化合物。它的化学结构决定了它不仅降低了酰肼结构中由于-NH2基团而对生物机体带来的毒性,而且由于同时含有氧原子以及氮原子可以参与生物体中氢键的形成,增强受体之间的亲和性,使得酰腙类化合物具有独特的抗结核病菌和其他消炎、杀菌等生理活性。[(a)雷建平,韩金涛,徐志红,董宏波,王明安.5-亚环己基-2-取代氨基咪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杀菌活性研究[J].有机化学,2012,(32):1993-1998.(b)孟江平,耿蓉霞,周成合,甘淋玲.苯并咪唑类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9,18(16):1505-1514.(c)Akbar Mobinikhaledi,Naser Foroughifar,Mehdi Kalhor and Mansoureh Mirabolfathy.Synthesis and Antifungal Activity of Novel 2-Benzimidazolylimino-5-arylidene-4-thiazolidinones[J].J.Heterocyclic Chem.2010,47:77-80.]]。
一些国内外学者对酰腙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酰腙类化合物还具有抑制肿瘤的作用。[a]Ling,A.;Plewe,M.;Gonzalez,J.;Madsen,P.;Sams,C.K.;Lau,J.;Gregor,V.;Murphy,D.;Teston,K.;Kuki,A.;Shi,S.;Truesdale,L.;Kiel,D.;May,J.;Lakis,J.;Anderes,K.;Iatsimirskaia,E.;Sidelmann,U.G.;Knudsen,L.B.;Btand,C.L.;Polinsky,A.Bio-org.Med.Chem.Lett.2002,12,663.[b]Hamid K,Hassan Kr,Mehdi S F.J Inclusion PhenomMacrocyclicChem[J],2009,63(1):97-108。为了进一步拓展酰腙类化合物的研究领域,寻求更具潜力的农药先导化合物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含芳环的酰腙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对小麦条锈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用作农药先导化合物,其对小麦条锈病菌的最低抑制浓度为0.15g/L~0.42g/L,抑菌效果优于市面上使用的小麦条锈病菌防治药物。同时,由于小麦条锈病菌易对药物产生抗药性,合成出的新的抗菌活性药物有很重要的意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芳环的酰腙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芳环的酰腙类化合物的分子式如下:
其中,—R1为—R2为
或者,—R1为或—R2为
或者,—R1为或—R2为
另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R1为—R2为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对苯二甲酸二酰肼和3-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在二甲基亚砜中回流反应,静置后析出晶体,过滤得到固体含芳环的酰腙类化合物;反应方程式如下:
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反应的温度为60℃~100℃,回流反应的时间为2h~5h。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R1为或—R2为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苯乙酰肼和芳香醛在乙醇中回流反应,静置后析出晶体,过滤得到固体含芳环的酰腙类化合物;当—R1为时,所述芳香醛为呋喃甲醛;当—R1为时,所述芳香醛为2-羟基-1-萘甲醛;反应方程式如下:
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反应的温度为60℃~100℃,回流反应的时间为1h~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63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