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生化工艺深度处理高氨氮工业废水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6174.X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9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钟儒波;游建军;黄志红;曾睿;唐传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艾布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刘佳芳 |
地址: | 410015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生化 工艺 深度 处理 高氨氮 工业废水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增强生化工艺深度处理高氨氮工业废水的装置,包括预处理单元,其特征是,所述预处理单元之后依次连接有缺氧折流反应池(5)、连续循环生物接触氧化池(6)、气提生物脱氮池(7)、斜管沉淀池(8)、污泥再生池(9)、微曝生物滤池(10);
所述预处理单元由隔油池(1)、事故兼调节池(2)、生物预反应池(3)和斜板沉淀池(4)依次连通组成;所述生物预反应池(3)底部设置有穿孔搅拌管(3a),穿孔搅拌管(3a)上方设置有填料I(3b),所述生物预反应池(3)池壁上设置有消化污泥管(3c);
所述缺氧折流反应池(5)内设置有折流板(5a),折流板的垂直段与折板的夹角大于90°小于180°;所述缺氧折流反应池(5)的侧壁上设有碳源补充管I(5b)和硝化液回流支管(62);
所述连续循环生物接触氧化池(6),池内两端设置有导流板(6d),池底部设置有旋流曝气系统I(6a),旋流曝气系统I(6a)上方设置有弹性立体填料(6b),弹性立体填料(6b)沿水流方向水平设置;池尾部设置有硝化液回流泵(6c);所述硝化液回流泵(6c)通过硝化液回流管(61)与缺氧折流反应池(5)的硝化液回流支管(62)连通;
所述气提生物脱氮池(7)内部设有隔板(7c),所述隔板(7c)将气提生物脱氮池(7)分为两部分,前部分为缺氧区,后部分为好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内部均设有填料II(7b),好氧区底部设置有旋流曝气系统II(7a),缺氧区和好氧区之间设置有空气气提管(7d),缺氧区侧壁设置有碳源补充管II(7e);
所述的斜管沉淀池(8)内设置有乙丙共聚斜管(8a);所述的污泥再生池(9)的底部设置有空气搅拌管(9a),尾部设置有污泥回流泵(9b);
所述污泥回流泵(9b)通过污泥回流总管(9c)与生物预反应池(3)的消化污泥管(3c)、与缺氧折流反应池(5)的碳源补充管I(5b)、与气提生物脱氮池(7)的碳源补充管II(7e)连通;
所述微曝生物滤池(10)的底部设置有微缝曝气软管(10a),微缝曝气软管(10a)上方设置有承托层(10b),承托层(10b)上方设置滤料(10c);
微曝生物滤池(10)外部设置有空气管(10d),空气管(10d)与微缝曝气软管(10a)、空气搅拌管(9a)、旋流曝气系统II(7a)、旋流曝气系统I(6a)、穿孔搅拌管(3a)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增强生化工艺深度处理高氨氮工业废水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隔油池(1)内部设有隔板(1b);所述的事故兼调节池(2)为一空塔构筑物;所述的斜板沉淀池(4)内设置有乙丙共聚斜板(4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增强生化工艺深度处理高氨氮工业废水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微曝生物滤池(10)之后连接有消毒及清水池(11)。
4.一种增强生化工艺深度处理高氨氮工业废水的方法,其特征是,使用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装置,以缺氧折流反应池(5)-连续循环生物接触氧化池(6)组成异步硝化与反硝化子系统和气提生物脱氮池(7)的短程硝化与反硝化子系统串联组成的增强生物工艺去除有机物、氨氮和总氮,微曝生物滤池(10)去除残留的NO3--N和悬浮物,主要具体控制参数为:
(1)以缺氧折流反应池-连续循环生物接触氧化池组成的异步硝化与反硝化子系统:
①BOD污泥负荷:0.18~0.20kgBOD/kgMLSS·d
②连续循环生物接触氧化池的硝化负荷:0.08~0.10kgNO3--N/kgMLSS·d
③缺氧折流反应池的脱硝负荷:0.12~0.14kgNO3--N/kgMLSS·d
④回流比:硝化液回流比R`=2.5-3.5,污泥回流比r=0.8-1.2
⑤污泥龄:SRT=25d-30d
⑥耗氧速率:8~10mgO2/gMLSS·h
⑦污泥浓度:4000~6000mg/L
⑧厌氧折流反应池与连续循环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池容比:1:3
(2)气提生物脱氮池的短程硝化与反硝化子系统:
①氨氮负荷:0.45~0.8kgNH4+-N/m3·d
②污泥浓度:4000~6000mg/L
③好氧区、缺氧区短程硝化与反硝化
a、硝化负荷:0.24~0.10kgNO3--N/kgMLSS·d
b、脱硝负荷:0.09~0.23kgNO3--N/kgMLSS·d
④硝化液回流比R`=4.5-5.5
⑤污泥龄:SRT=10-15d
⑥缺氧区与好氧区的池容比:1:4-5;
(3)污泥再生池
①溶解氧浓度:0.5~1.0mg/L
②水力停留时间:0.5~1.0h;
(4)微曝生物滤池
①滤速V=5~8m/h
②溶解氧浓度:1.0~1.5mg/L
③曝气强度:2~4Nm3/h·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艾布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艾布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617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泥热泵干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快速高效短程硝化的启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