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光栅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3895.5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6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何正红;陈超平;袁亚超;苏翼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5/18 | 分类号: | G02B5/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息 聚合物 分散 液晶 光栅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光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由单体、交联剂、协引剂和光敏引发剂组成预聚物与向列相液晶均匀混合后灌入液晶盒中,于全息干涉光场中进行光致聚合反应形成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光栅并固定聚合物分散液晶光栅,然后把液晶盒放入有机溶剂中以清洗向列相液晶和没有发生完全反应的残余物,之后将蓝相液晶再灌入液晶盒中得到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光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均匀混合中:向列相液晶所占的质量比例为25%~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光栅的厚度为10~10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光栅的周期为0.5~2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光致聚合反应使用的激光光源的波长为300~800nm,光致聚合反应曝光时间为20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蓝相液晶为向列相液晶和手性剂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蓝相液晶中手性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10%。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预聚物为作为单体的三丙烯酸丙烷三甲醇酯单体、作为交联剂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作为协引剂的N‐苯基甘氨酸和作为光敏引发剂的四氯四碘荧光素纳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三丙烯酸丙烷三甲醇酯单体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N‐苯基甘氨酸、四氯四碘荧光素纳和向列相液晶的质量比例为21.9:7.5:1:0.6:69。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光敏引发剂吸收峰值波长为250~76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389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化的单纤双向光学器件
- 下一篇:海底地震仪的防洋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