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空气过滤器及其滤材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2417.2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6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邬文泰;陈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3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22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空气 过滤器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过滤器及其滤材,具体地说是一种工业空气过滤器及其滤材,属于工业除尘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全力发展重工企业,虽然我们的工业产值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能源的高消耗、高污染。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我们生活的环境一下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中蓝天白云不再是每天常有的景象,空气变得不再清新。空气质量的不断恶劣导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给我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利。所以,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积极转变了工业生产方式,始终坚持这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源头上遏制有害气体排入大气中,换我们一片蓝天白云。而空气过滤器正是为此而生的。
目前在工业企业中采用的空气过滤器大多结构简单,设备老化严重,除尘过滤效果不佳,在实际生产对车间产生的带颗粒物的空气除尘能力较弱,实际排放的空气并不能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工业空气过滤器及其滤材,具有除尘效果好、工作噪音小,能够满足工业生产需求,无污染气体排放,达到环保要求。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空气过滤器,包括旋风分离器、雾化喷淋罐以及滤芯除尘室,所述雾化喷淋罐内设有圆盘状喷淋器,所述喷淋器上具有多个向上喷淋的雾化喷头,在雾化喷淋罐顶部设有至少三个落尘口,所述落尘口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底部排出口相连;所述旋风分离器的进风口与待除尘气源相连,所述旋风分离器的顶部出风口与所述滤芯除尘室的底部进风口相连,在所述滤芯除尘器内设有颗粒物滤材,所述滤芯除尘室的顶部出风口经管道与引风机的进风口相连,所述引风机的出风口经烟道直接排空,雾化喷淋罐底部设有废液收集料斗。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前述的工业空气过滤器,所述雾化喷淋罐顶部的落尘口均匀分布在同一半径的圆周上。
前述的工业空气过滤器,在待除尘气源的进气管道上设有预除尘室,所述预除尘室的直径为所述进气管道直径的5-8倍,在预除尘室内布置有预除尘喷淋头,所述预除尘喷淋头的进水管与所述雾化喷淋罐的喷淋管路相连。
一种工业空气过滤器用滤材,包括表面覆盖层、次吸附层、主吸附层以及支撑层,所述支撑层设置在次吸附层和主吸附层之间,所述表面覆盖层包覆在所述次吸附层、主吸附层以及支撑层的外侧;
所述表面覆盖层由纺粘无纺布构成;所述次吸附层由丙烯涤纶和玻璃软化纤维混纺构成,并按照以下重量份数制成 :丙烯涤纶:65-78份,玻璃软化纤维22-35份;所述主吸附层为活性炭吸附层,并按照以下重量份数制成:聚乙烯25-31份,活性炭 36-42份,蒙脱石5-8份,氢氧化铝1-5份,偶氮二甲酰胺6-8份,钾长石粉4-6份,碳酸钙粉3-5份,聚乙烯醇2-5份,凹凸棒土8-15份;所述支撑层由椰棕丝堆填而成。
前述工业空气过滤器用滤材,所述次吸附层由丙烯涤纶和玻璃软化纤维混纺构成,并按照以下重量份数制成 :丙烯涤纶:68份,玻璃软化纤维30份;所述主吸附层为活性炭吸附层,并按照以下重量份数制成:聚乙烯26份,活性炭 38份,蒙脱石6份,氢氧化铝2份,偶氮二甲酰胺8份,钾长石粉4份,碳酸钙粉5份,聚乙烯醇4份,凹凸棒土9份。
进一步的,前述工业空气过滤器用滤材,在主吸附层与支撑层之间还设有PTFE 微孔膜,PTFE 微孔膜厚为 16~20μm,孔径为 0.8~1.5μ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共设有三个粉尘消除装置,分别通过雾化除尘、旋风分离以及滤料过滤除尘,能够最大限度的消除空气中的细小颗粒物,提高过滤器的过滤效果,达到更好地净化空气,由于在过滤过程中整个系统处于相对密封状态,含尘空气不易泄露,增强过滤效果;经旋风分离器处理过的空气在最后的滤材中进行最后处理,保证最后排气达到环保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24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速因子推定装置
- 下一篇:用于调节座椅位置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