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芳香丙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0216.9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1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朱新法;孙继华;梁发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伊莱特新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55/60 | 分类号: | C07C255/60;C07C253/30;C07C271/12;C07C269/00;C07C303/28;C07C309/66;C07C309/73;C07D213/80;C07D213/803;A61K31/277;A61K31/4406;A61P15/00;A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02 | 代理人: | 杨洋,姚姣阳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芳香 丙酰胺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芳香丙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属于核受体超家族中的类固醇受体,是由配体诱导的核转录因子的受体,一般由四个功能结构域组成:N端转录激活区(NTD)、DNA结合区(DBD)、铰链区和包含雄激素结合结构域的261个残基的配体结合区(LBD)。雄激素受体以高亲和性和低能量结合活化的雄激素,若无雄激素受体,则雄激素对组织无刺激反应(refractory)。雄激素受体是雄激素作用的中介物质。雄激素受体是一种重要的细胞调节蛋白,其主要功能是作为调控基因表达的一种结合DNA的转录因子,它通过内源性甾体雄激素在众多的生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男性第二性征发育和维护,包括肌肉和骨骼的生产和维持,前列腺的生长,男性毛发生长和精子发育等。内源性甾体雄激素一般被称为男性性激素,包括睾酮和二氢睾酮(DHT)。睾酮是在男性血清中发现的主要的甾体雄激素,它主要由睾丸分泌的。在许多外周组织,如前列腺和皮肤,睾酮可被5α-还原酶转化为更有效的二氢睾酮。当睾酮或二氢睾酮在细胞质中与雄激素受体结合后,会使之激活继而转运进核内。雄激素受体与孕酮受体之间的关系很密切,高剂量的黄体制剂可阻断雄激素受体。
目前,甾体类雄性激素被用于治疗由雄激素缺乏而导致的疾病。睾酮注射剂,贴片和胶剂在临床中普遍使用,然而,睾酮及其各种衍生物属于类固醇激素,因此都具有类固醇激素所特有的副作用,尤其是甾体雄性激素的副作用,如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男性乳房增大,肝毒和口服生物利用度差等。尽管人们已尝试各种方法去克服激素类药物的局限性,但效果有限。
非甾体类雄激素受体拮抗剂(抗雄激素),如氟他胺,尼鲁米特和比卡鲁胺,已作为抗前列腺癌的药物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上。最近有文献报道对选择性非甾体雄激素受体调节剂的研制进展,具有高选择性,同时消除不良反应,因此寻找和研发选择性非甾体雄激素调节剂,及其潜在的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由雄激素缺乏导致各种疾病,引起学术界和制药界越来越大的兴趣。而在临床上,人们更需要一种可口服,无肝毒,无激素副作用,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药代动力学和药理特性的选择性非甾体类雄激素受体的调节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芳香丙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是一类新的选择性非甾体类雄激素受体调节剂,具有调节雄激素受体的作用,从而可以用于治疗或预防各种与雄激素相关的疾病,如男性雄激素缺乏(ADAM)的病症,女性雄激素缺乏(ADIF)的病症,肌消耗,肌肉消瘦,肌肉萎缩,骨质疏松,骨质减少,贫血,肥胖,脂肪肝,糖尿病,干眼症和由癌症、爱滋病、肾病、烧伤等疾病引起的肌消耗等,还能用于运动和/或体能增强剂,动物生长剂和饲料添加剂等。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芳香丙酰胺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各种同位素、各种晶型或各种异构体,具有化学式Ⅰ或化学式Ⅱ所示的结构:
其中,R1为C1-C18烷基,C1-C18环烷基,C1-C18杂环烷基,C1-C18烷基氧基,C1-C18链烯基,C1-C18链炔基,氨基,单或双C1-C18烷基取代氨基,芳香氧基,芳香胺基,芳香基,或杂环芳香基;
R2为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芳香基,或杂环芳香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伊莱特新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伊莱特新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02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