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采样分流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59021.2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2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朱永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伟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5/00 | 分类号: | G01R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孙海波 |
地址: | 31451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采样 分流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子仪器仪表的分流器,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提高采样精度、扩大采样检测范围的高精度采样分流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在电子仪器仪表中,分流器和电压表并联用于电流采样、测量大的电流,与电流表做配套使用。分流器根据直流电流通过电阻时在电阻两端产生压降电压的原理制成,分流器实际就是一个阻值很小的电阻,当有直流电流通过时,产生压降,供直流电流表显示。当要测量一个很大的直流电流,没有大量程的电流表进行电流的测量,就可以采用分流器,分流器是一个可以通过大电流的精确电阻,当电流流过分流器时,在它的两端就会出现一个毫伏级的电压,于是用毫伏电压表来测量这个电压,再将这个电压换算成电流,就完成了大电流的测量。
公开号为CN103176019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分流器,它包括分流器本体、线路板,分流器本体呈片状体,中间电阻体金属片和两块侧边金属片,各金属片通过侧端面焊接成一体,线路板固定在分流器片状体中央的表面上,分流器本体的表面上至少设有二个固定线路板的固定点,分流器本体的表面上设有至少二个采样点与线路板上的电路相连通,线路板上的电路设有相应的采样信号输出接点,其具有生产效率高、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影响的特点。但这种分流器的工艺设计已不能满足目前高效能电能表对分流器采样检测范围、采样精度的要求。
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工艺简单、精确采样且性能稳定的分流器,在提高分流器采样精度的同时,能够扩大采样检测范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精度采样分流器,分流器本体具有两个侧边金属片,一电阻体金属片置于两个侧边金属片中间并与两个侧边金属片的侧端面焊接构成一个整体,分流器本体上设置有导线连接端点和采样线连接端点,电阻体金属片的高度设置为沿电流流向方向电阻体金属片的高度小于分流器本体两个侧边金属片的高度,且在沿电流流向方向的电阻体金属片的中间设一槽孔将电阻体金属片分割成两块大小相同的电阻体金属片,以增加分流器的采样精度和扩大分流器的采样检测范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精度采样分流器,包括两个侧边金属片及一个电阻体金属片,两个侧边金属片构成分流器本体,电阻体金属片置于两个侧边金属片中间并与两个侧边金属片侧端面焊接构成一个整体,分流器本体上设置有连接端点,连接端点包括导线连接端点和采样线连接端点,电阻体金属片的高度设置为沿电流流向方向电阻体金属片的高度小于分流器本体两个侧边金属片的高度,在沿电流流向方向的电阻体金属片的中间设一槽孔将电阻体金属片分割成两块大小相同的电阻体金属片。
优选的是,所述电阻体金属片为一整块电阻体,在整块电阻体沿电流流向方向的中央设置一槽孔,将一整块电阻体分为两块电阻体金属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两块电阻体金属片的横截面、宽度、高度、电阻值相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两块电阻体金属片为沿电流流向方向并联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槽孔为条状槽孔或异型槽孔,所述槽孔可通过模具冲剪而成。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槽孔的长度大于沿电流流向方向的电阻体金属片的长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槽孔设置于沿电流流向方向的整块电阻体的中央,槽孔两边与分割后的两块电阻体金属片之间形成连接截面及槽孔缝隙。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采样线连接端点设置于分流器本体上下两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导线连接端点通过接线柱连接导线,所述采样线连接端点通过接线柱连接采样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侧边金属片为L型或长条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分流器本体的侧边金属片采用紫铜或黄铜材料。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电阻体金属片采用锰铜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伟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桐乡市伟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90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