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油浆利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51419.1 | 申请日: | 2014-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3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青松;张旭阳;杨飞燕;于英民;张海鹏;丁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9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利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油浆利用方法,特别是采用了催化油浆制备高等级重交通道路沥青的方法。
背景技术
催化裂化技术仍是当下我国重油轻质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我国催化裂化具有超过1.5亿吨的加工量。由于油源不断劣质化、重质化,油浆回炼技术差,使得催化裂化过程形成结焦和结垢,催化裂化油浆的外甩量不断增加。目前,催化裂化油浆一般作为燃料油或延迟焦化原料。这不仅对油浆利用率较低,并且经济效益差,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如何有效利用催化裂化油浆产生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其利用率,提高催化裂化油浆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将是人们亟待解决的科学难题。另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增长,车辆运输量的增大使得对于我国的道路沥青要求越来越严格,而道路沥青占总沥青生产总量的80%。我国很多地区夏季高达40℃,沥青路面温度达60℃,随着温度的变化沥青随之变软,容易使得沥青路面出现车辙、流淌等问题。加上我国车载负荷大、车流量增多、气候条件恶劣,常易导致沥青使用寿命的降低。因此对现有沥青改性,以满足高等级道路沥青要求,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
催化裂化油浆的综合利用与改善道路沥青路用性能相结合已经成为被广泛重视研究较多的技术之一。由于催化裂化油浆具有贫蜡富芳的特性,使得其具有对沥青进行改性的可能。但是,较低的缩合程度加上催化油浆中含有较多蜡、轻组分等对沥青有害的组分,使其直接用于调和法制备优质道路沥青较为困难。目前较为常用的方式是将催化油浆溶剂脱沥青后得到脱沥青油、减压蒸馏后的减压渣油等重组分与催化油浆等进行调和制备沥青。但是,采用这种制备改性沥青的方法常常存在沥青性能不稳定、对油源依赖性强等缺点。
催化油浆具有贫蜡富芳的特性,使其在作为沥青改性剂的应用具有很大空间。CN200810222273.5公布了一种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是将0.5-9质量份的煤与1-1.5质量份的催化裂化油浆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反应。该方法利用催化油浆制备沥青改性剂操作费用大,设备投资成本高,反应安全性较差。CN201110314561.5公布了用低沥青质含量的原料制备改性沥青的方法,低沥青质含量的减压渣油、脱油沥青在350℃-450℃,在蒸馏切割保留高沥青质含量的组分,加入聚合物改性剂在140-190℃反应一段时间,再加入稳定剂160-230℃反应一段时间制备改性沥青。该方法所用步骤繁琐,容易造成资源浪费。CN00123512.5公布了一种储存稳定的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向沥青原料中依次加入相容剂、聚合物、交联体和极性化合物。并且每加一种助剂要在不同反应条件下进行。虽然制备的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较高,但是存在所用助剂多易造成助剂浪费、步骤较复杂工业能耗较大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油浆利用方法,摆脱现有工艺的缺陷,开发一种新工艺,将催化油浆应用做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达到提高催化油浆综合利用率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如下的技术路线实现的:
首先将催化油浆与交联剂进行交联缩合反应制备缩合油浆,然后将缩合油浆采用调和法与基质沥青调和制得产品。
所述的催化油浆为原油经过催化裂化装置的外甩油浆、处理后的催化裂化油浆馏分油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所述的交联剂为过氧化物交联剂、硫及硫化物交联剂、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固体交联剂可用溶剂溶解。
所述的基质沥青为重交通道路沥青、普通道路沥青、脱油沥青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具体方案
催化油浆与用溶剂溶解的交联剂在反应温度为50℃-450℃、反应时间在0.001h-240h、催化油浆与交联剂比例为0.0001%-100%下发生交联缩合反应制备出缩合油浆。溶剂包括但不限于无水乙醇、甲苯、石油醚、二硫化碳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再将缩合油浆与基质沥青按照调和温度50℃-450℃、调和时间0.001h-240h、调和比例0.0001%-100%的方式进行调和。调和方法按加入次数采用直接搀兑法或者分步法,直接搀兑法即按照调和比例配制而成的调和方式;分步法是先将两种需要调和的油品按任意比例搀兑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剩余其中一种调和油品继续搀兑。搀兑次数为两次或两次以上,直到满足调和比例要求。本发明优点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14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色活性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汽车空调鼓风壳体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