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轧304奥氏体不锈钢带钢轻量氧化退火酸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50099.8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0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2 | 分类号: | C21D9/52;C21D1/26;C25F3/06;C23G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轧 304 奥氏体 不锈钢 带钢 氧化 退火 酸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轧不锈钢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轧304奥氏体不锈钢带钢退火酸洗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冷轧304奥氏体不锈钢带钢退火时,炉内各个加热段的过剩氧浓度基本一致,一般在3%~6%之间,但是,退火后带钢表面氧化皮的生成量较多,以至于后续所需的酸洗时间较长,而且也会降低带钢酸洗后表面的质量。
经过退火之后,一般采用中性盐电解酸洗加混酸酸洗工艺,由于退火段带钢表面生成氧化皮量较多,中性盐电解时需要高电流密度(18~22A/dm2)电解酸洗,造成电耗较大,而后续需要的混酸酸洗时间也较长,混酸酸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酸洗废液和氮氧化合物,对环境污染较大,而且废液和废气处理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轧304奥氏体不锈钢带钢轻量氧化退火酸洗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方法酸洗时间较长、电耗大、酸洗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轧304奥氏体不锈钢带钢轻量氧化退火酸洗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退火处理步骤,将带钢送入退火炉中退火处理,其中退火炉温度控制包括两个时段,第一时段中,退火炉采用明火加热,出口带钢温度为800~900℃,过剩氧浓度为8%~11%;第二时段中,退火炉采用电磁感应加热,出口带钢温度为1100~1140℃;
碱电解步骤,将经过退火处理的带钢送入碱电解溶液进行电解,所述碱电解溶液中,NaOH溶液浓度为200~300g/L,溶液PH值为10~15,金属离子浓度1~10g/L,温度为60~80℃,电流密度为1~12A/dm3;
混酸酸洗步骤,将经过电解处理后的带钢进行混酸酸洗,其中硝酸浓度为80~120g/L,氢氟酸浓度为8~15g/L,金属离子浓度1~30g/L,温度为50~6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有效控制过剩氧浓度、带钢温度和采用电磁感应加热,可以明显减少退火过程中带钢表面氧化皮的生成量,酸洗段通过碱电解,所需电压远低于中性盐电解酸洗溶液,使带钢表面氧化皮中的铬氧化物以CrO42-形式快速溶解,从而提高电解效率;同时,也可以缩短混酸酸洗时间,降低混酸的消耗,减少废液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轧304奥氏体不锈钢带钢轻量氧化退火酸洗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目前,冷轧304奥氏体不锈钢带钢氧化退火酸洗时,退火炉中各加热段过剩氧浓度基本一致,退火过程中带钢表面氧化皮生成较多;经过退火之后,一般采用中性盐电解酸洗加混酸酸洗工艺,由于退火段带钢表面生成氧化皮量较多,中性盐电解时需要高电流密度电解酸洗,造成电耗较大,而后续需要的混酸酸洗时间也较长,混酸酸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酸洗废液和氮氧化物,对环境污染较大,而且废液和废气处理成本也较高。
而本发明通过控制过剩氧浓度、带钢温度和采用电磁感应加热,可以明显减少退火过程中带钢表面氧化皮生成量,酸洗段通过碱电解,可以远低于中性盐溶液的电位使铬氧化物以CrO42-形式快速溶解,从而提高电解效率;同时,也可以缩短混酸酸洗时间,降低酸的消耗,减少废液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轧304奥氏体不锈钢带钢轻量氧化退火酸洗方法的流程,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轧304奥氏体不锈钢带钢轻量氧化退火酸洗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01、退火处理步骤,将带钢送入退火炉中退火处理,其中退火炉温度控制包括两个时段,第一时段中,退火炉采用明火加热,出口带钢温度为800~900℃,过剩氧浓度为8%~11%;第二时段中,退火炉采用电磁感应加热,气氛为空气,出口带钢温度为1100~1140℃;优选的,退火时间为22~60s。一般情况下,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退火时间比为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00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皂化萃取分离轻稀土元素的方法
- 下一篇:导轨可移动限位块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