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质混凝土板材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5579.5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70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发明(设计)人: | 房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房晓磊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8/08;B28B3/22;B28B3/12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板材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材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超薄超宽高强密质光滑混凝土板材技术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以陶瓷薄板为代表的无机非金属材料薄板类新型建材,因其具有的以下几大优点而受到市场的追捧,特别是在现代高档建筑的内外墙体的装饰用材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运用。其优点是:第一,能节约材料及物流成本及降低部份能耗。因其重量一般只有传统陶瓷的1/3,可大大节省运输物流成本,同时轻且薄,可节约60%以上的原料资源及相应降低烧成工艺中的部份能耗;第二,自身载荷小,能有效减少整体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的载荷,同时易于翻新及切割,如旧房改造时不需要把原有的墙地砖撬起,减少铺贴成本和工业化污染;切割加工更方便,用专业的手动拉刀或玻璃刀即可准确切割成各种尺寸,使尺寸上的搭配或混搭更快捷,可缩短施工周期;第三,相对于其它薄型材料如墙纸及铝塑板等而言,其硬度更高、耐磨性更强,不变形、不褪色、防潮、耐热、耐磨、装饰艺术性高、使用寿命较长。
但同时因其具有的相应的缺点,相关产业并未得到快速发展,这种应当被看好的新材料在大力推广及广泛运用等方面受到一定的局限。其缺点是:第一,制品对原料的要求较高,原料的取得及制备技术成本较高,且成品的合格率不高,同时制造成本中能源消耗大块虽能因原料用料降低而相应降低部份能耗,但因其工艺要求必须经过消耗能源的烧成过程,故总体成本始终偏高,导致最终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第二,制品的规格尺寸有一定局限性,且随着制造的规格尺寸加大,成本费用徒增;第三,制品的某些技术性能指标偏低、如抗冲击韧度不高、产品易碎,运输和施工等过程中毁损率很高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原料获取容易并能大量利用工业废弃物料、成本低廉的密质混凝土板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密质混凝土板材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密质混凝土板材,其特征在于,它是一种混凝土混合物,其中包含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份数为:
先将所述原料进行第一次干式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10-22份的水进行第二次搅拌混合均匀,再由真空挤出机加可调式挤出模嘴进行的坯体螺旋挤压成型,获得设定的厚度尺寸的初厚坯体;再通过湿塑性材料对辊压延机进行坯体碾压延展成型,获得设定的厚度尺寸的终厚坯体;最后通过滚刀式纵横向切割机获得需要的长宽尺寸的密质混凝土板材。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原料中采用的粉煤灰是工业废弃物粉煤灰;采用的石英砂是细骨料级别的;采用的植物纤维是用于增强弹性模量;采用的水性环氧树脂粉是致高交联密度的掺合物;采用其他添加物为胶粉。
一种密质混凝土板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的具体步骤:
a、按所述配方取料第一次搅拌混合均匀制备混凝土混合物;
b、根据所需制造的密质混凝土板材的厚度大小,在所述混凝土混合物中按所减少厚度的正比例减少量再添加纤维素醚及胶粉,同时按10-22的重量份加入水进行第二次搅拌混合均匀,获得混合料;
c、将混合料输入真空挤出机中进行初厚坯体螺旋挤压成型,其成型的厚度由安装于挤出头上的厚度可调式挤出模嘴获得;
d、连续挤出的初厚坯体由接坯输送平台输入至压延机的多组碾辊间,经多级碾压延展成型后获得终厚坯体所要求的厚度尺寸;
e、最终生坯体的长宽尺寸由纵横切割成型,如此循环制造出所需要的密质光滑混凝土板材。
所述制造的密质光滑混凝土板材厚度范围在2.5-8mm之间。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的工艺配方制得的混凝土混合料不仅能满足整体原料体系的颗粒级配的要求,保证上述两步塑性变形过程,包括真空挤出机挤压成型宽薄型初厚坯体过程、及对辊压延机碾压延展成型终厚坯体过程所要求的极好的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及其之间的最佳平衡,而且还能改善和提高混凝土混合料基体的硬度、密度、耐磨度及表面光洁度。
2、制造的板材厚度范围、长宽度范围可根据用户或市场需要任意选择;且由于制得的板材能达到上述较好的表面光洁度,除可直接达到较好的装饰使用效果外,还适宜于后续的一系列的现代技术表面深处理加工,如表面3D打印、精细磨削、喷涂、叠加合成等可实现建筑装饰板材的产品升级上档次,更加提高产品的使用效果、功能领域、最终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房晓磊,未经房晓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55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晶玉质陶瓷乳白玻璃
- 下一篇:一种浮雕保温板饰面层胶浆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