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停车场的区域式诱导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45529.7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1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宁德军;潘天鸣;谭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121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停车场 区域 诱导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停车场的诱导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网格化的停车场的区域式诱导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调整,大批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将不断增加。同时,经济活动日趋频繁,商业活动更加活跃,汽车的数量使用频率也大大增加,对中心城市的交通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交通“停车难”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大中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传统停车场的管理效率和智能化程度大大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给人们的升高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现在,国内停车场一般采用人工管理方式和停车诱导管理方式。采用人工管理方式,首先,车辆的安全防盗难,管理工作难度大,车辆的通行率和安全性也差,无法统计车辆的出入数据,管理人员没有办法进行调度;其次,车主无法了解车位相关信息,花费较多时间寻找车位,造成停车难、停车时间长等问题,而且还容易导致停车场内的交通堵塞。
采用停车诱导管理方式,是通过采集停车场内的每一个车位的使用状况来对驾驶员进行停车智能诱导。而关于每一个车位的使用状况的采集一般都是在每一个车位处通过感知设备直接进行采集,例如,在车位前埋设地感线圈,地感线圈通过电磁感应方式获得该车位是否被占用,这种方式虽然能比较好地检测出车位的使用状况,但是存在这当地感线圈故障时,需要停止停车位的使用挖开路面才能维修,这样就增加了维修人员的维护工作量,增加了维护成本,同时对容量较大的停车场要对每一个车位埋设地感线圈一次性投资也较大,且车位越多,也会带来检测的复杂性以及通信和计算的压力;或者在每个车位处安装摄像头或红外传感器等,来确定车位的使用情况。无论是使用哪一种感知设备对车位进行监控,都需要在每个停车位上安装车位感知设备,这都会带来成本高、施工复杂、检测复杂和维护困难等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停车场的区域式诱导方法和系统,用于通过减少监控设备数量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停车诱导系统成本过高、施工复杂、检测复杂和维护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停车场的区域式诱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停车场利用网格化方法划分成多个网格区域,每一个所述网格区域配备一个网格区域监控单元和网格区域车位信息发布单元;
步骤二,停车场监控单元检测驶入和驶出所述停车场的车辆数量;
步骤三,诱导控制单元根据驶入和驶出所述停车场的车辆数量计算所述停车场的空闲车位数量,并将所述停车场的空闲车位数量发布在停车场车位信息发布单元上;
步骤四,对于每一个所述网格区域单元:所述网格区域监控单元检测驶入和驶出所述网格区域的车辆数量;诱导控制单元根据驶入和驶出所述网格区域的车辆数量计算所述网格区域的空闲车位数量,并将所述网格区域的空闲车位数量发布在所述网格区域车位信息发布单元上;
步骤五,车主根据所述停车场车位信息发布单元发布的所述停车场的空闲车位数量和所述网格区域车位信息发布单元发布的所述网格区域的空闲车位数量,选择驶入具有空闲车位的所述网格区域,并在具有空闲车位的所述网格区域内自行选择空闲车位。
可选地,所述停车场的空闲车位数量Nf是按照Nf=N-N入+N出计算的,N表示所述停车场的总停车位数量;N入表示驶入所述停车场的车辆数量;N出表示驶出所述停车场的车辆数量。
可选地,所述网格区域的空闲车位数量RNf是按照RNf=RN-RN入+RN出计算的,RN表示所述网格区域的总停车位数量;RN入表示驶入所述网格区域的车辆数量;RN出表示驶出所述网格区域的车辆数量。
可选地,所述停车场车位信息发布单元还发布所述停车场的总停车位数量;所述网格区域车位信息发布单元还发布所述网格区域的总停车位数量。
可选地,所述停车场监控单元和所述网格区域监控单元包括视频摄像头、传感器或地感线圈;所述停车场车位信息发布单元和所述网格区域车位信息发布单元包括显示器。
可选地,所述传感器包括红外传感器或磁敏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55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