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智能手机实现密码管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45128.1 | 申请日: | 2014-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3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平 |
主分类号: | G06F21/31 | 分类号: | G06F21/31;G06F21/46;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手机 实现 密码 管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及通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广泛接触越来越频繁,个人的隐私及秘密都会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泄漏。于是人们设立了密码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的私密信息。但是随着大量的设置密码,则会产生设置通用一两个密码的人,一旦密码泄漏就整体无秘密可言。设立多个密码的人则忘记密码的情况经常出现。智能手机的使用已经极其广泛的在人们生活当中。截至到2014年1月1日中国的智能手机已经达到10亿部。此系统方法可以利用人们随身携带天天使用的手机,解决既能设立多个密码又可以随时查询并且多重保护防止信息丢失和泄漏。个人甚至只要记住此系统一个密码就可以管理自己所有的密码信息,可以有效的解决现代人的这项烦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1、技术原理
本发明充分的利用智能手机的高速计算处理能力,通信能力,硬件安全设置(指纹)结合智能手机的SIM卡及存储卡的存储功能。配和加密的多级认证登录查询系统,可靠的实现多组密码的管理功能
2、发明内容
2.1智能手机密码管理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实现
2.1.1系统登录注册模块--此模块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的互联网连接下载管理系统并按照手机唯一SIM开对应的手机号进行注册激活系统。同时也会保证在手机丢失补办了SIM卡后可以通过唯一认证找回自己的信息内容
2.1.2系统使用认证设置模块-此模块对激活后的系统进行分级的认证进入设置,可以通过手机的录入功能,通讯功能及指纹功能设置不同级别的认证进入方式。此模块可以保证在正常时可以进入系统导出及导入个人存储的加密文件。并且在用户手机丢失时很好的保护用户的密码信息不会被透露。
2.1.3信息输入及存储模块-此模块主要依靠手机自带的输入方式输入个人的密码名称及密码信息,并生成一个完整的加密文件。此文件分别存储在手机SIM卡和存储卡上,可以由使用者本人自己导出备份及导入二次注册空白系统恢复。
2.1.4信息查询认证模块-此模块是利用手机的录入功能,通讯功能及指纹功能设置不同级别的认证只读方式。每认证一次只能查询一条信息。此模块的设置可以更加好的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并且可以在手机丢失时产生第二道防止密码信息的泄漏防线。
2.1.5认证信息发送模块-此模块可以利用手机的短信功能和互联网功能发送随机认证密码到指定手机上或者指定邮箱
2.1.6备份加密文件管理模块-此模块可以自动生成备份加密文件,并可以在使用者丢失手机等情况下重新安装系统通过二次注册后,导入文件找回密码信息。
该发明通过以上六个大模块的相互结合,及智能手机的开放基本功能。可以有效的让使用者根据自身认为的重要程度,分级别设定密码管理的需求。
3:附图说明
附图1是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展示利用了智能手机的不同开放功能得以实现系统的的不同应用
附图2是该系统的详细初次使用步骤流程图
附图3是该系统的日常使用详细步骤流程图。
4具体使用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此系统的具体使用实施方式下面采用解说步骤参照示意图的方式详细说明
4.1具体使用方式(首次使用)--参照附图2
4.1.1步骤一:在指定处下载安装密码管理系统
4.1.2步骤二:根据个人手机号码注册并激活系统
4.1.3步骤三:初次进入系统设置分级认证及进入方式(易用级,普通级,高级)
4.1.4步骤四:分类录入个人密码名称及密码信息
4.1.5步骤五:根据密码重要程度设置密码读取信息分级认证(易用级,普通级,高级)
4.1.6步骤六:可以选择生成加密文件导出或发送到指定处
4.2系统使用步骤(日常使用)--参照附图3
4.2.1步骤一:按照不同的级别认证后进入系统
4.2.2步骤二:按照不同分类查找相应信息名
4.2.3步骤三:输入认证信息查询密码或新增输入信息
4.2.4步骤四:如查询完毕保存退出或跳至步骤七
4.2.4步骤五:如新增信息则分类录入个人密码名称及密码信息
4.2.5步骤六:根据密码重要程度设置密码读取信息分级认证(易用级,普通级,高级)
4.2.6步骤七:可以选择生成加密文件导出或发送到指定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平,未经徐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51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脸形状的匹配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血管内超声灰阶图像的自动组织标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