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遇水发光装置的箱体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44523.8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1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凌卡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卡 |
主分类号: | B63C9/20 | 分类号: | B63C9/20;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国平 |
地址: | 52846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发 装置 箱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箱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遇水发光装置的箱体。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移动箱体的种类繁多,且应用十分广泛;但是现有的这些箱体均没有设置任何装置以便在黑暗环境下进行寻找、定位,当在发生飞机坠海或沉船事故时,若通过雷达等设备无法确定事故位置则只能通过人工进行搜寻、确定事故位置,这对于晚上来说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即使幸存者借助箱体漂浮在水上也很难在晚上被发现,无法确定位置,严重耽误施救,可能扩大了事故的伤亡人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当掉到水里时可闪烁亮启,在黑暗环境易于发现,有利于定位、寻找,且结构简单,生产加工难度和生产成本低的带遇水发光装置的箱体。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遇水发光装置的箱体,包括有箱盖和箱底,所述箱盖和箱底相互匹配地铰链连接一起;所述箱盖和箱底的表面分别设有第一EL发光条和两个第二触发点、第二EL发光条和两个第一触发点,且第二触发点和第一触发点分别外露于箱盖和箱底的表面;本箱体内还设有第一EL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一EL发光条和两个第一触发点通过导线与第一EL驱动器导通连接,所述第二EL发光条和两个第二触发点通过导线与第二EL驱动器导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箱盖和箱底的表面设有相匹配的条形凹槽和透明片,所述第一EL发光条和第二EL发光条分别设于箱盖表面由条形凹槽和透明片构成的密闭腔体内和箱底表面由条形凹槽和透明片构成的密闭腔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EL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均包括有EL驱动电路、定时器、继电器驱动电路模块和电源,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模块主要由继电器和继电器驱动电路组成;。
其中,所述电源的一电源输出端与继电器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另一电源输出端与继电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EL驱动电路和定时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在继电器的电源输出端上,而且定时器与EL驱动电路导通连接;
所述第一EL发光条导通连接在第一EL驱动器的EL驱动电路上,所述两个第一触发点通过导线串联连接在第一EL驱动器的继电器驱动电路上;所述第二EL发光条导通连接在第二EL驱动器的EL驱动电路上,所述两个第二触发点通过导线串联连接在第二EL驱动器的继电器驱动电路上。
进一步地,所述EL驱动电路是自激振荡电路,所述电源是12V直流电源,所述定时器是555定时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掉到水里时,箱盖表面的第一EL发光条或箱底表面的第二EL发光条即可闪烁亮启,在黑暗环境易于发现,有利于定位、寻找,尤其在发生飞机坠海或沉船事故时,通过该发光的箱体可让救援人员快捷确定事故位置,可为幸存者争取更多救助时间,提高救援效率,且结构十分简单,生产加工难度和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带遇水发光装置的箱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带遇水发光装置的箱体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带遇水发光装置的箱体实施例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带遇水发光装置的箱体实施例中第一EL发光条、第一触发点和第一EL驱动器之间连接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带遇水发光装置的箱体实施例中第一EL控制器之间连接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至图5中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遇水发光装置的箱体,该箱体可是防潮安全箱(也可以是旅行箱等其它箱体),包括有箱盖1和箱底2,所述箱盖1和箱底2相互匹配地铰链连接一起。所述箱盖1和箱底2的表面分别设有第一EL发光条3和两个第二触发点4、第二EL发光条5和两个第一触发点6,且第二触发点4和第一触发点6分别外露于箱盖1和箱底2的表面。本箱体内还设有第一EL驱动器7和第二驱动器8,所述第一EL发光条3和两个第一触发点6通过导线与第一EL驱动器7导通连接,所述第二EL发光条5和两个第二触发点4通过导线与第二EL驱动器8导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卡,未经凌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45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