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线射频识别和二维码的智能公交信息查询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43355.0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3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松;程韦翰;胡劲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C11/00 | 分类号: | G07C11/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孟庆繁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线 射频 识别 二维码 智能 公交 信息 查询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交信息查询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和二维码的智能公交信息查询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需要乘坐公交车出行,但公交车的拥挤永远是乘客们最为心烦的事,特别是上下班时间更是人满为患。目前的公交车人数统计系统大多用的是视屏人数统计法或是红外线感应统计法,这两种方法统计人数虽然较为方便但统计时误差较大,例如红外感应统计人数时,公交车内较为拥挤,乘客也会走动,因此一个乘客会被红外感应探测到两次、三次甚至是更多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和二维码的智能公交信息查询系统,以方便公交公司人数统计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方案,同时方便乘客查询人数信息选择出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IC卡、车载阅读器、公交系统网络终端平台、手机公交查询软件(APP)、各条公交线路二维码;车载阅读器为一个嵌入式系统,其中包含控制器、射频模块和GPRS模块;当车载阅读器读取公交IC卡数据,即上、下车处的车载阅读器中的控制器分别实现“加1”与“减1”运算;再将每次“加1”与“减1”运算的信息通过控制器处理,对GPRS模块发出命令,将数据传送至公交系统网络终端;乘客可以使用手机公交查询软件(APP)扫描各条公交线路二维码查询公交车内的人数情况,以选择乘坐。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车载阅读器的射频模块包括发送器、接收器、RFID天线、电源、参考时钟、内部振荡器、复位电路和串行通信接口,串通信接口可以实现数据的串行传输。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车载阅读器的复位电路将车载阅读器复位,LED显示驱动与蜂鸣器驱动可以方便乘客刷卡,RS232通信接口后接GPRS通信模块,可以实现实时信息的传输,射频识别电路则是实现上下车乘客的IC卡的识读。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车载阅读器能够实现IC卡的信息阅读识别,上车时,收取乘车费用,下车时也可以设定返部分乘车费,以此激励乘客刷卡。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与车载阅读器内的控制器能够模拟传送数据的时序,实现人数加减后能够将信息传送至公交系统网络终端平台,公交公司可根据人数信息实行车辆调配。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公交系统网络终端平台能够将人数统计信息发布到网络上,乘客可通过手机公交查询软件(APP)上网查询公交车内的人数情况。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手机公交查询软件(APP),可以查询到包括车辆调配信息,公交车距离几站,车内人数等信息。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各条公交线路二维码包含了一个网络链接,当乘客联网使用APP扫描时能够转到网络平台,了解公交车信息。
本发明的优点:可以实现各线路公交车内人数及各站上下车人数的精确且方便的统计,同时实现公交车的智能调配,也可以让乘客通过扫描二维码或是手机上网等方式查询车辆信息,了解各路公交车的到站时间和拥挤程度,更加方便的选择乘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图2为本发明车载阅读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车载阅读器射频模块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车载阅读器控制器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系统框架包括IC卡、车载阅读器、公交系统网络终端平台、各条公交线路二维码、能够扫描二维码的手机公交查询软件(APP)。所述车载阅读器为一个嵌入式系统,其中包括包含控制器、射频模块和GPRS模块。
如图2所示,车载阅读器的复位电路将阅读器复位,LED显示驱动与蜂鸣器驱动可以方便乘客刷卡,RS232通信接口(可用DB9连接器)后接GPRS通信模块,GPRS通信模块将数据传输到公交公司网络平台,可以实现实时信息的传输,中央处理器即控制器处理数据,与射频电路实现数据传输,射频识别电路则是实现上下车的IC卡的识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33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