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酸银/树脂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42622.2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8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崔康平;许为义;王郑;朱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26 | 分类号: | B01J31/26;C02F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 树脂 复合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酸银/树脂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能的利用及环境污染的控制是人类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自有人发现用TiO2作为光阳极进行紫外光照射可分解H2O为H2和O2以来,纳米TiO2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常用的宽带隙光催化材料TiO2,因量子化效率低,约为4%,且光催化反应只能在紫外光下进行,大大限制了其对太阳光的利用,也因为需用紫外光照射,使该技术运行成本增高、使用场合受限。因此探索和开发能高效利用可见光的新型半导体光催化剂是当今研究的热点问题。
目前,研究发现半导体Ag3PO4具有较好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并对Ag3PO4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机物进行了相关研究。然而,半导体Ag3PO4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比有机污染物更为严重的重金属和磷酸盐污染,如何能高效、安全利用可见光-Ag3PO4来催化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磷酸银/树脂复合物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催化剂难以回收和重复利用及二次污染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磷酸银/树脂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磷酸根离子树脂的制备,制备得到PO43-树脂;
步骤2、含PVP的磷酸银/树脂复合物制备,制备得到磷酸银/树脂复合物。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磷酸根离子树脂的制备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称取交换量为3.2mmol/g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和0.1mol/L的Na3PO4溶液;将阴离子交换树脂置于具塞锥形瓶中,用蒸馏水洗涤3~5遍,滗出洗涤后的蒸馏水,然后加入0.1mol/L的Na3PO4溶液,振荡,静置,称取与上述0.1mol/L的Na3PO4溶液等体积的0.1mol/L的Na3PO4溶液,更换0.1mol/L的Na3PO4溶液;重复上述操作三次,将上述处理后的离子交换树脂用蒸馏水洗涤3~5遍,过滤,放入干燥箱中烘干,制得PO43-树脂。
含PVP的磷酸银/树脂复合物制备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称取0.1mol/L的AgNO3溶液和PVP,搅拌并溶解,得到混合液;称取步骤1中的PO43-树脂置于烧杯中;将上述混合液倒入上述烧杯中浸泡PO43-树脂,用蒸馏水冲洗处理后的样品3-5遍,倒掉剩余的蒸馏水,烘干得到磷酸银/树脂复合物。
称取交换量为3.2mmol/g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和0.1mol/L的Na3PO4溶液是按照质量体积比(g/mL)为1∶25-1∶30进行的。
振荡时间为:5~10min,静置时间为3~5h。
称取0.1mol/L的AgNO3溶液和PVP是按照体积质量比(mL/g)为10000∶1-100000∶1进行的。
称取的PO43-树脂与0.1mol/L的AgNO3溶液的质量体积比(g/mL)为1∶25-1∶50。
浸泡时间为45-6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磷酸银可见光催化技术替代目前常用的二氧化钛紫外光催化技术,更加适用于废水处理,并降低废水处理成本和投资。
(2)将易于在水溶液中残留的磷酸根和银离子采用树脂吸附和表面化学沉淀方法制成稳定磷酸银/树脂颗粒物,不仅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避免二次污染,而且便于废水处理后光催化剂的回收和重复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26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