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废酸制取复合型多元絮凝剂聚合硅酸氯化硫酸铝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1738.4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5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陆锋;黄政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平果锋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黄永校 |
地址: | 5314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制取 复合型 多元 絮凝 聚合 硅酸 氯化 硫酸铝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废酸制取复合型多元絮凝剂聚合硅酸氯化硫酸铝铁的方法,属于工业废液废渣综合利用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复合型絮凝剂是以聚合硫酸铝铁盐和聚合氯化铝铁盐与活性聚硅酸溶液发生聚合反应,再加入有机高分子PDM(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有机脱色剂DDF(双氰胺甲醛缩聚物)聚合形成的高分子复合型絮凝剂。兼有聚铝和聚铁的性能,脱色、去浊能力强,矾花大,沉淀快,污泥容易脱水。在蔗糖产业链中的废水处理中体现了专属的药剂特性。产品在蔗糖产业链中的废水中的SS、COD、色度去除率达85%以上。比目前PAC、PAFC、PASS、PFS等产品效果更好,运行费用更低。
现有的聚合铝铁一步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
1、聚合硫酸铁:一种是以铁屑和商品级硫酸为原料制成硫酸亚铁后,以亚硝酸钠为催化剂,通入空气将硫酸亚铁氧化后聚合而成产品,另一种是以硫酸亚铁和硫酸溶液为原料,以氯酸钠为催化剂,通入空气将硫酸亚铁氧化后聚合而成产品。上述两种工艺方法都需要以铁和商品级硫酸为原料,消耗大量的矿产资源及硫酸资源,既不经济又不环保。
2、聚合氯化铝:主要是用铝矾土与商品级盐酸反应后,再加入大量的铝酸钙粉反应聚合而成产品。这种工艺方法需要以铝矾土、大量的铝酸钙粉和商品级盐酸为原料,消耗大量的矿产资源及盐酸资源,也是既不经济又不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废酸制取复合型多元絮凝剂聚合硅酸氯化硫酸铝铁的方法,它能够资源化综合利用钛白粉厂、化工厂、钢铁厂废硫酸液、七水硫酸亚铁、废铝渣和废盐酸液,生产复合型多元絮凝剂聚硅铝铁盐。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一种利用废酸制取复合型多元絮凝剂聚合硅酸氯化硫酸铝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l)溶解氧化
将含Al2O3为28%的干废铝渣、含20%H2SO4、3%Fe的废硫酸、17%Fe的七水硫酸亚铁、28%HCl的废盐酸及含NaClO3≥98%工业级氯酸钠为原料,按重量比取废硫酸150~250份与废盐酸50~150份混合,加入干废铝渣200~300份,升温到90~100℃后,保温并搅拌反应1~2小时。在搅拌下加入七水硫酸亚铁25~35份,控制温度40~50℃,加氯酸钠5份,保温并搅拌反应0.5~1小时,将Fe2+全部转化为Fe3+;
(2)沉淀聚合过滤
搅拌下往步骤(l)浆料中加废盐酸40~60份,升温到80~90℃后,加铝酸钙粉40~60份,保温100℃并搅拌1.5~2小时,过滤,滤液为聚合氯化硫酸铝铁混合溶液;
(3)复配聚合
将废盐酸5份与12~18份Na2SiO3·5H2O配成活化硅酸溶液;控制温度为40~60℃并搅拌,将活化硅酸溶液缓慢添加到步骤(2)制得的聚合氯化硫酸铝铁混合溶液中,保温并搅拌1~2小时,得到铝-铁-硅聚合复合硅酸氯化硫酸铝铁溶液;
(4)合成
向步骤(3)制得的铝-铁-硅聚合复合硅酸氯化硫酸铝铁溶液中加入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0.6~1.0份、双氰胺甲醛缩聚物脱色剂0.6~1.0份、稳定剂0.6~1.0份,保温40~60℃并搅拌1~2小时进行聚合,制得复合型多元絮凝剂聚合硅酸氯化硫酸铝铁溶液。
引入聚合硅酸技术,提高产品的分子链,电荷数,增强产品的技术功能,合成中研发的稳定剂解决了聚硅酸合成凝胶的不稳定因素,实现了聚硅酸技术工业化生产。
加入有机高分子PDM及有机脱色剂DDF在工艺中用多元催化剂及稳定剂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完成了几种不同分子对的复式合成,形成了无机、有机高分子复合剂PADFCSSD产品。
该复合剂PADFCSSD产品具有絮凝,助凝的双重功能,电荷增大,分子链加长,提高了产品的电中和性,在吸附架桥和网捕的反应中,能形成矾花大而密实的絮凝物,具有沉淀迅速,污泥含水率低脱色分离好等特点。比传统的PAC、PAFC、PASS、PFS等产品在上述废水中的应用更具有特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平果锋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平果锋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17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