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量NiO掺杂的CuO-NiO/SBA-15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1334.5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9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戈;汤银海;杨穆;郭阳光;黄泽亭;张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9/03 | 分类号: | B01J29/03;C07D303/04;C07D30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姚亮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剂 掺杂的 分子筛 制备 乙醇溶液 前驱体 苯乙烯转化率 焙烧 环氧苯乙烷 超声浸渍 催化性能 真空状态 抽真空 吸附水 镍盐 铜盐 去除 加热 配制 注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量NiO掺杂的CuO‑NiO/SBA‑15催化剂及制备方法。以该催化剂的总质量为100wt%计,其包括以下组分:CuO6wt%‑10wt%,NiO0.1wt%‑0.5wt%,余量为SBA‑15分子筛。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制得到铜盐和镍盐的前驱体乙醇溶液;在80‑140℃下对SBA‑15分子筛进行加热并抽真空去除吸附水,在真空状态下,将前驱体乙醇溶液注射入SBA‑15分子筛中,超声浸渍2‑4h,经过滤、干燥、焙烧,得到微量NiO掺杂的CuO‑NiO/SBA‑15催化剂。本发明提供的微量NiO掺杂的CuO‑NiO/SBA‑15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具有很高的苯乙烯转化率和环氧苯乙烷选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量NiO掺杂的CuO-NiO/SBA-15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环氧苯乙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玫瑰油、丁香油和葵花油等香料的合成,在医药领域可用于生产左旋咪唑、药物驱虫剂和β-苯乙醇等,同时也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近年来,随着国内为对β-苯乙醇和左旋咪唑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环氧苯乙烷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有很大的潜在价值。
随着介孔分子筛的发展,以金属离子、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为活性中心,催化苯乙烯环氧化有了大量的报道。CN1557553A公开了一种以CoOx、FeOx为活性中性的MCM系列分子筛催化剂体系,苯乙烯转化率和环氧苯乙烷选择性达40%和60%。该系列催化剂对苯乙烯有一定的催化效果,但是苯乙烯转化率和环氧苯乙烷选择性难以满足工业化生产。催化活性中心单一,催化剂制备条件为80℃的油浴中放置20h,制备时间长效率低,难以实现大规模生产。
近年来,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活性中心的双/多活性中心催化剂以其优异的催化性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CN103638962A公开了一种采用等体积浸渍法首先制备得到CuO/SBA-15,并在此基础上负载NiO,通过H
上述催化剂活性较高,但是采用两步法合成,过程繁琐,一方面,两种金属为简单的混合,不能有效协同作用;另一方面,采用单一的浸渍法进行负载,双活性中心的分散性不是很好,在反复的循环催化过程中容易团聚,难以保持良好的催化性能。如何采用更加简单和有效的方法得到高分散性和较好协同效果的双/多活性中心催化剂是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量NiO掺杂的CuO-NiO/SBA-15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结合双金属氧化物活性中心与介孔分子筛的优点,具有较好的苯乙烯催化环氧化的催化活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量NiO掺杂的CuO-NiO/SBA-15催化剂,以该催化剂的总质量为100wt%计,其包括以下组分:CuO6wt%-10wt%,NiO0.1wt%-0.5wt%,余量为SBA-15分子筛。
该催化剂具有双金属氧化物活性中心,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孔径和孔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微量NiO掺杂的CuO-NiO/SBA-15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配制得到铜盐和镍盐的前驱体乙醇溶液,其中,铜离子的浓度为0.1-0.5mol/L,镍离子的浓度为0.1-0.5mol/L,以该前驱体乙醇溶液的体积计;
在80-140℃下对SBA-15分子筛进行加热并抽真空去除吸附水,在真空状态下,将所述前驱体乙醇溶液20-30mL注射入SBA-15分子筛中,超声浸渍2-4h,经过滤、干燥、焙烧,得到所述微量NiO掺杂的CuO-NiO/SBA-15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13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