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管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41133.5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0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赵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敏 |
主分类号: | B21C1/22 | 分类号: | B21C1/22;B21C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管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管制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铜管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为满足对铜管内壁清洁度的要求,国内外在生产内螺纹铜管材及各类光面铜管时,退火前均需对铜管内壁使用金属清洗剂及海绵或者同类介质进行清洗。常用的制作过程是根据铜管重量向铜管中加入合适的清洗剂及海绵球个数,再使用中压氮气进行内壁吹气清洁铜管内壁,清洗合格后进行退火,然后再进行后续的深制作。此过程一方面使得制作过程无法连续化生产,延长了工作周期,降低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清洗过程产生了大量清洗废液及海绵等废弃物,无法回收利用,排放后会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管制作工艺,其目的是实现铜管拉伸后内壁不再进行清洗而直接进行后续制作,从而杜绝废液及废弃物的产生,提高生产效率,实现铜管材生产过程的高效、清洁、环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铜管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串联拉伸后的铜管管坯;
(2)将铜管管坯放入盘拉机内,在铜管内壁注入润滑油,进行拉伸;
(3)拉伸完成后,铜管精整缠绕;
(4)退火;
(5)成品入库。
本发明的铜管制作工艺也可以用于制作内螺纹铜管,其方法为在步骤(2)和步骤(3)中间增加铜管在线退火和铜管内螺纹成型的步骤。
上述步骤(2)中的润滑油组成为:环烷烃类基础油60-80%,聚α-烯烃10-30%,聚乙二醇醚10-20%。此种润滑油具有较高的油膜强度和较低的闪点,其既可以满足铜管拉伸过程中润滑的需要,使得生产的产品内壁光洁,又可以在退火过程中完全裂解挥发,退火后铜管内壁基本无残留,或残留极少,可以忽略,没有影响客户或后续制作的质量缺陷产生。
根据需要,所述步骤(2)的拉伸步骤可多次重复进行,多次拉伸直到拉伸后铜管符合要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由于本发明工艺的拉伸过程中使用的润滑油可同时满足拉伸润滑和铜管内壁清洁的要求,因此免除了传统工艺过程中拉伸后的内壁清洗除油工序,不需要使用清洗剂、海绵等进行内壁清洗,而可以直接进行后续的制作工序。这样不仅简化了生产工序,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杜绝了清洗废液及海绵等废弃物的产生,实现铜管材生产过程的高效、清洁、环保。并且由于生产过程中免除了清洗除油工序,按每月产量8000吨计算,可节约金属清洗剂约50桶,节约氮气27932m3,这使得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而由于本发明工艺是在现有工艺过程基础上的简化改进,并未对设备机械等进行改进,因此可直接应用于现有生产工艺中,简单易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对本发明进一步理解,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选取质量合格的串联拉伸后的铜管管坯,将该铜管管坯放入盘拉机内,向铜管内壁注入润滑油,使得铜管内壁均覆盖有润滑油;开动机器,进行拉伸;拉伸完成后,对铜管进行精整缠绕,然后直接进行退火包装,即制得一光面铜管。上述步骤中使用的润滑剂组成为:环烷烃类基础油60-80%,聚α-烯烃10-30%,聚乙二醇醚10-20%。
实施例2
选取质量合格的串联拉伸后的铜管管坯,将该铜管管坯放入盘拉机内,向铜管内壁注入润滑油,使得铜管内壁均覆盖有润滑油;开动机器,进行拉伸;拉伸完成后,铜管进入在线退火工序直接进行退火,退火完成后进行内螺纹成型,经过内螺纹精整缠绕后,再次进行退火包装,即制得一内螺纹铜管。上述步骤中使用的润滑剂组成为:环烷烃类基础油60-80%,聚α-烯烃10-30%,聚乙二醇醚10-20%。
以上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敏,未经赵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11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