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羧酸为底物一锅法合成2,4-二取代噻唑的新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332419.7 申请日: 2014-07-11
公开(公告)号: CN105315226A 公开(公告)日: 2016-02-10
发明(设计)人: 刘义;刘军;杜宇国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主分类号: C07D277/56 分类号: C07D277/5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85***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羧酸 一锅 合成 取代 噻唑 新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廉价地合成2,4-二取代噻唑化合物的新方法,属于有机化学技术范畴。

背景技术

噻唑结构在天然产物中广泛存在,2,4-二取代噻唑化合物在其中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含有此结构的天然产物不仅生物学活性优良,而且常常作为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药物合成中被广泛应用。例如:环状六肽VenturamideA和VenturamideB是2007年被分离出来的一类含2,4-二取代噻唑结构的天然产物,研究发现其具有良好的抗疟活性(J.Nat.Prod.2007,70,397–401.)。其对体外抗疟原虫(Plasmodiumfalciparum)的抑制活性分别可以达到8.2μM和5.6μM。近来,科学家从我国南海的深海放线菌(Marinactinosporathermotolerans)中,也分离出一种含有连续噻唑结构的环肽化合物,并将其命名为MarthiapeptideA,研究发现这类新型的含噻唑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J.Nat.Prod.2012,75,2251-2255.)。MelithiazolesA~N类化合物是1999年从粘细菌(Melittangiumlichenicola)中分离出的一种含噻唑结构的天然产物,其被发现具有良好的抗真菌活性(Eur.J.Org.Chem.1999,10,3601-2608.)

科学家们推测自然界中存在的2,4-二取代噻唑化合物,很有可能来自于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作用。在生物体内,包含有半胱氨酸结构的多肽化合物被氧化降解、异构最终生成了2,4-二取代的噻唑化合物。

近来,科学家们对这类化合物的化学合成工作也广泛开展了起来。目前,虽然已有多种合成2,4-二取代噻唑的新方法被成功报道。但是,这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工作仍面临着一些不足:产率低、操作步骤繁琐、反应条件苛刻等因素,都严重制约了对这类化合物的合成和深入研究。因此,寻找一种高效、可靠、简便、廉价的新方法来完成噻唑的合成,对于药物研究和有机合成研究而言,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迄今为止,已有许多种化学方法和策略在噻唑化合物的合成中得到成功应用,最著名的是Hantzsch反应,研究发现在酸性条件下,硫代酰胺类化合物(硫脲)与α-卤代羰基化合物(溴代丙酮酸乙酯)反应,通过[3+2]的合成策略,可以高产率的生成噻唑(LiebigsAnn.Chem.1888,249,31-33.)。

近年来,Holzapfel、Meyers、Nicolaou等科学家虽然对Hantzsch反应进行了一系列修改,但仍需要多步合成的硫代酰胺类底物才能进行。

1996年,Wipf小组利用硫代酰胺类化合物与炔基甲磺酰基碘苯(高碘试剂)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实现了噻唑化合物的合成。

2000年,Domling教授提出了一种通过多组分Ugi反应合成2,4-二取代噻唑的新方法(TetrahedronLett.2002,43,6897-6901.)。

2010年,Chan小组报道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丙炔醇衍生物可以与硫代酰胺反应制备多取代噻唑。(J.Org.Chem.2010,75,6290-6293.)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从噻唑烷、噻唑啉多步氧化制备2,4-二取代噻唑化合物的方法也很常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已有噻唑合成方法底物制备繁琐、合成步骤冗长、操作复杂等缺点,直接以廉价易得的羧酸为底物,在偶联试剂和有机膦试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一锅多步法串联反应,在碱性温和的反应条件下,高效地完成2,4-二取代噻唑化合物的合成。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锅五步法合成2,4-二取代噻唑化合物的方法,属于有机化学技术范畴。如通式I所示,羧酸底物在偶联试剂和有机膦试剂等相应的反应条件下,与β-叠氮二硫化物反应,可以简便、高效地合成目标2,4-二取代噻唑化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步骤简短、操作简单,避免了多步反应所需的繁琐后处理过程。采用稳定的二硫化物代替多步反应所需的硫醇化合物,直接利用廉价易得的羧酸作为反应底物,大大提高了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效率。反应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对多种底物有良好的适用性,且该反应条件对多种官能团和保护基有良好的耐受性。

具体实施方式:

(1)

步骤一:取25ml烧瓶,避光的条件下,加入220mg正丁酸并用15ml四氢呋喃溶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24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