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烟梗梗片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29000.6 | 申请日: | 2014-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5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涛;周瑾;车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金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5/16 | 分类号: | A24B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5 | 代理人: | 刘秀娟 |
地址: | 5151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烟梗梗片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草加工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烟梗梗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烟梗在烟叶中的比重约为30%,在烟草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富余,通过一定工艺处理后可制成梗丝应用于卷烟中。然而传统梗丝存在质量缺陷,对卷烟品质有着负面影响,因而用量限制在8%~12%的水平。
卷烟工业目前使用的烟梗加工方法是先将烟梗切成梗丝后再进行膨胀处理,主要工艺步骤有,筛分与回潮、贮梗、增温、压梗、切梗丝、梗丝膨胀、梗丝干燥。在压梗工序中,为了不影响梗丝膨胀效果,采用“厚压与热压”工艺,此工艺虽然保证了烟梗的纤维组织细胞结构不受到影响,但因其不易形成烟饼,在切丝工序中容易导致跑梗现象。而在切丝工序中,温度一旦过高,果胶质易溶解,导致粘刀现象,使梗丝粘结不松散。经过膨胀干燥后,梗丝的杂气有所降低,但感官质量依然不理想,且梗丝实际形状为片状。
随着行业的改革发展和“卷烟上水平”战略任务的需要,对卷烟工艺技术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烟梗的生产和应用已不能完全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如何改进烟梗制丝工艺,解决切丝打滑问题,降低焦油释放量,提高配方烟丝各组分的掺配均匀性,摆在了烟草工作者的面前。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烟梗处理新技术,通过梯级碾轧的多级压梗工艺,将烟梗压扁成为厚度与天然烟叶接近的薄片状,从而提高烟梗原料的加工适应性与感官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烟梗梗片的制备方法,以获得为厚度与天然烟叶接近的薄片状烟梗。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烟梗梗片的制备方法,包括:
(1)膨胀或润胀处理
将经过除杂的烟梗通过蒸汽和微波进行膨胀处理,直至膨胀度为200%~600%,得到经过膨胀的烟梗;
(2)压梗
对经过膨胀的烟梗进行回潮处理,调节水分至以烟梗总重比计28-36%,将回潮处理后的烟梗制成梗片。
在本发明中,所述烟梗原料是选自长梗、短梗或者新梗、陈梗或者膨胀烟梗等的烟梗原料。
特别优选地,步骤(1)的膨胀度为450%-500%。
优选地,步骤(1)中,蒸汽温度为130~180℃,蒸汽压力为100kPa-105kPa,微波功率为1~60kW,膨胀处理时间为5~600s。
优选地,步骤(1)中采用热水润胀处理替代蒸汽和微波进行膨胀处理,润涨条件为热水温度30-80℃,润胀时间5-45min。
在本发明中,压梗设备为串联连接的多级压梗机,经过多级压梗工序得到厚度为0.1mm~0.5mm的梗片。
根据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采用串联的五级压梗机,一级压辊间隙为3.5-5.0mm,二级压辊间隙为2.5-3.5mm,三级压辊间隙为1.2-2.5mm,四级压辊间隙为0.5-1.2mm,五级压辊间隙为0.1-0.5mm。
更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烟梗梗片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预处理
取原料烟梗通过4目筛筛分除杂,并除去烟梗中的金属杂物,得到经过除杂的烟梗。
使用常规设备如圆振筛(又称圆振动筛)筛分烟梗以去除杂质,还可进一步使用金属探测器以除去烟梗中的金属杂物。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原料烟梗可以是长梗、短梗或者新梗、陈梗等任何烟梗原料。
膨胀或润胀处理
将经过除杂的烟梗通过蒸汽-微波进行膨胀处理,膨胀度为200%~600%,或者进行热水润胀,得到经过膨胀或润胀的烟梗。
在本发明中,术语“膨胀度”的含义为相同绝干质量膨胀后烟梗的体积除以膨胀前烟梗的体积:
其测定标准为:
对于1000mL量筒来说,最小刻度为10mL,为使误差控制在10%以内,有:
V≥100mL
所以,为使测定误差控制在10%以内,一次性测量烟梗的数量必须满足其体积不小于100mL的要求,倒入的三醋酸甘油酯的体积也必须不少于100mL。下文的取样量和定容体积是按此体积的要求估算而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金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金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90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