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跳跃堰式截污雨水口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28838.3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7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职;王矛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3004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跳跃 堰式截污 雨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跳跃堰式截污雨水口。
背景技术
市政道路建设中,一般将初期雨水通过雨水口直接排入雨水管道,雨水中较大尺寸的树叶、树枝、塑料等污染物通过雨水箅进行拦截,尺寸较小的颗粒污染物却随雨水进入管道系统。研究表明,初期雨水往往带有大量的颗粒污染物,这些污染物进入河道后会污染河道,所以需要对初期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后再行排放。
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许多技术人员一直在研究对初期雨水进行截留处理的技术方案。如中国专利CN203334416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截污装置,包括雨污河流管道、雨水主通道室、截污管道以及雨水排放管道,雨水主通道室与雨污河流管道之间设置有自闭装置,所述自闭装置的挡片通过浮球的浮起或下沉来控制,该结构的截污装置可以引导充气雨水通过预定通道进入污水处理厂,但结构复杂,维修困难。
又如中国专利CN102518200A公开了一种盖板涵截污井,该截污结构通过设置于第一截污腔和第二截污腔之间的拍门来控制不同初期雨水截留量时初期雨水的流向。这种结构的截污井,对拍门的材料和结构要求比较高,如果拍门较重,有时水流难以将其推开,导致管道上游溢流,影响正常排水;如果拍门较轻,拍门不但容易损坏,而且在水流不大时拍门可能会被推开,从而将原本需要经过污水厂进行处理的水直接排出,污染河道。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致力于研究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截污装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截污效果好的跳跃堰式截污雨水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跳跃堰式截污雨水口,包括设置于雨水口的箅子和截污雨水口,所述截污雨水口包括第一雨水口和第二截污腔;所述第一雨水口与所述第二截污腔之间设置有连通管路,所述第二截污腔内设置有可调节堰板,所述堰板的高度低于所述连通管路的高度;所述堰板将所述第二截污腔分隔为上部相通的第一室和第二室;所述第一室内设置有与污水管网系统相连通的截污管,所述第二室内设置有与雨水管网系统相连通的雨水管;所述连通管路中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向所述第二截污腔内伸出,所述管道从所述连通管路的端部向所述第二截污腔伸出的长度小于所述连通管路的端部到所述堰板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为铸铁管道。
进一步地,还包括检修口,所述检修口设置于所述截污腔的上部,与所述截污腔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截污井内设置有过滤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为过滤格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跳跃堰式截污雨水口,由于在第二截污腔内设置有可调节堰板,可以根据雨量的大小对初期雨水进行截留,避免应该经过污水厂的初期雨水直接排入河道进而污染河道。
堰板的高度与位置是经过特别设计的,堰板的高度、位置与管道的出水落点相关。雨水不大时或雨水初期,进过管道的污水的出水落点较近,直接进入第一室。雨水较大或后期时,进过管道的污水的出水落点较远,直接进入第二室。
由于堰板是可以调节的,施工时可以根据具体设计要求调节堰板的高度,简化了施工难度,日后维护管养阶段,也可根据实际雨水量重新设置堰板高度。
本发明通过设置于第二截污腔内的堰板来达到对初期雨水截留的目的,无需电气及人工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跳跃堰式截污雨水口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I向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第一雨水口1,第二截污腔2,第一室21,第二室22,可调节堰板23,截污管211,雨水管221,铸铁管3,检修口4,箅子5,道牙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跳跃堰式截污雨水口,包括设置于雨水口的箅子5和截污雨水口,截污雨水口包括第一雨水口1和第二截污腔2,第一雨水口1与第二截污腔2之间设置有连通管路,连通管路内设置有管道供雨水从第一雨水口1流入第二截污腔2内。
本实施例中,采用铸铁管3作为连接管道。铸铁管耐腐蚀性强,破损率低,可以减少管道的更换次数,节约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88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紧凑的端面泵浦板条激光放大器装置
- 下一篇:粘合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