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胍丁胺用于制备治疗创伤后免疫功能低下药物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24927.0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3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梁华平;刘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155 | 分类号: | A61K31/155;A61P37/04;A61P2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胍丁胺 用于 制备 治疗 创伤 免疫 功能 低下 药物 用途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涉及胍丁胺用于制备治疗创伤后免疫功能低下药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严重创伤、感染所致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的病理进程中,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扮演了重要角色。其功能障碍一方面表现为炎性细胞过度活化并大量释放炎症介质,另一方面表现为抗原呈递细胞对病原微生物、凋亡/坏死细胞清除能力降低,同时T细胞介导的抗感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目前的临床治疗措施要么顾及了前者但加剧了后者(如传统的甾类、非甾类抗炎药物)或顾及了后者但加剧了前者(如干扰素γ),尽管可采取免疫增强剂与抗炎药物联用策略(如胸腺肽+乌司他丁),但其疗效亟待提高。故寻求既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又具备抗炎活性的药物则成为国内外学者探索的热点与难点。
胍丁胺是一已知化合物,其化学名称为4-胍基-丁胺硫酸盐,线性分子式为H2N(CH2)4NHC(=NH)NH2·H2SO4,分子量为228.27,并具有下面结构
或者
胍丁胺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生物胺类,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并以肝脏含量最为丰富,在体内由精氨酸经过精氨酸脱羧酶转化生成。其在生物体内发挥着诸多生理效应,如在神经系统有神经保护、抗焦虑、抗抑郁、镇痛的作用,在心血管系统有抗平滑肌痉挛、抗粥样斑块形成的效果,在泌尿系统则有促进肾脏血液循环、保护肾小球的功能。此外还有降血糖、戒毒及抗炎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又具备抗炎活性的药物,该药物可用于逆转创伤后免疫功能低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胍丁胺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创伤后免疫功能低下的药物中用途。
用胍丁胺制备的药物以注射剂或输液剂给药。
用胍丁胺制备的药物用药量为每公斤体重每天100mg或每公斤体重每天200mg或每公斤体重每天400mg。
本发明所述药物为胍丁胺单独或以药物组合物形式,使用非肠道给药剂型通过皮下、肌肉、腹膜内给药的注射剂或滴注等。所述药物通过可提高创伤模型动物的免疫功能,进而提高模型动物对后续细菌内毒素攻击的耐受性。
所述胍丁胺可以采用药物组合物用于治疗创伤后免疫功能低下,其包括治疗创伤后免疫功能低下的有效量的胍丁胺及药用载体或赋形剂。
所述胍丁胺可单独或也可以药物组合物形式使用并可通过口服或局部途径给予。如:以药物组合物的口服剂型可为片剂、胶囊、溶液或悬浮液等;其局部给药剂型可是贴剂、软膏等。
根据本发明,胍丁胺的给药剂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性别、年龄、体重、创伤严重程度或给药途径并有临床医师判断。发明人通过小鼠实验,采用腹膜内给药途径,在创伤模型中观察证实胍丁胺具有治疗创伤后免疫功能低下的作用。胍丁胺用量分为每公斤体重每天100mg、每公斤体重每天200mg、每公斤体重每天400mg低、中、高三个浓度,便于观察药物的量效关系。经试验验证,上述剂量均为胍丁胺有效剂量。
胍丁胺作为一种已知化合物可通过本领域已知方法制备或从市场上获得。
本说明书中术语“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所造成组织结构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免疫功能”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功能,其目的是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
下面的试验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意味着对本发明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胍丁胺对创伤小鼠脾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Con A(2.5μg/ml)刺激脾细胞48h,MTT法检测增殖能力;
图2a为胍丁胺对创伤小鼠脾细胞分泌IFN-γ的影响;图2b为胍丁胺对创伤小鼠脾细胞分泌IL-2的影响,图2a、图2b采用Con A(2.5μg/ml)刺激脾细胞48h,ELISA法检测分泌功能;
图3 a为胍丁胺对创伤小鼠脾巨噬细胞分泌TNF-α功能的影响; 图3b为胍丁胺对创伤小鼠脾巨噬细胞分泌IL-6功能的影响;图3a、图3b采用LPS(10μg/ml)刺激脾巨噬细胞24h,ELISA法检测分泌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49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