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线管驱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22562.8 | 申请日: | 2014-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6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谢秀镯;井海石;颜向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电科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H01F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线管 驱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件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螺线管驱动器。
背景技术
半导体封装设备采用全自动模式进行料条的运输和固定。料条(通常为粘接芯片的料条)的传输与固定技术直接影响到传输精度、图像识别的质量和设备的UPH,是影响设备产量的一项非常关键的技术。现有的工艺技术一般是通过螺线管的电磁力控制机械装置传输、固定料条的。其难点在于:首先,料条很薄,一般不超过1mm,本身比较柔软且粘有芯片,机械装置的夹紧动作需要很柔和、快速,要避免冲击力过大导致料条变形损坏;其次,料条的形状比较狭长,需要几个螺线管夹紧装置协同动作。
传统的螺线管驱动器只能以固定大小的电流来驱动所有螺线管,因此应用范围特别窄,只能适用于有限种类料条,螺线管夹料条的冲击力特别大且不可调,极易造成料条损坏并影响料条的传输与固定精度。因此,传统的螺线管驱动器在传输和固定技术上均无法满足更精准的场合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螺线管驱动器,能够使螺线管适应于不同料条的工作精度,从而减小料条的废品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螺线管驱动器,包括:
处理模块,保存有螺线管的工作电压的多种输出方式,用于接收螺线管工作模式的配置信息,并选择一种对应所述配置信息的输出方式输出螺线管的工作电压;
驱动电路,用于接收控制螺线管工作的时序信号以及所述处理模块输出的工作电压,并根据所述时序信号将所述处理模块输出的工作电压导入螺线管。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配置信息,并按照所述配置信息对应的输出方式输出控制信号;
电源电路,用于输出螺线管的工作电压;
其中,所述处理器具体按照所述配置信息对应的输出方式输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控制信号;
所述数字电位器根据所述曲线控制信号控制电源电路输出随时间变化的工作电压。
其中,所述电源电路包括接收所述控制信号的数字电位器,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电源电路输出螺线管的工作电压。
其中,所述螺线管驱动器还包括:
指示灯,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驱动电路输出的工作电压指示螺线管的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螺线管驱动器还包括:
通信接口,用于与上位机连接;
所述处理器具体通过通信接口接收螺线管工作模式的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接入所述时序信号,并根据其保存的螺线管的工作电压的输出方式判断所述时序信号是否正确,并在判断出所述时序信号错误后,通过所述通信接口向所述上位机发送报警信号。
其中,所述处理器具体通过光电隔离器接入所述时序信号。
其中,所述螺线管驱动器还包括:
配置有散热块的电路板;
所述处理模块以及驱动电路均集成在所述电路板上。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接收多个螺线管工作模式的配置信息,并为每个螺旋管选择一种对应其配置信息的输出方式输出工作电压;
所述驱动电路接收多个螺线管工作的时序信号以及所述处理模块输出的多个螺线管的工作电压,并根据每个螺线管的时序信号为其导入对应的工作电压。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螺线管驱动器能够根据不同料条的工艺需求来选择螺线管的工作模式,使螺线管更有针对性地对料条进行传输与固定,从而有效提高料条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螺线管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螺线管驱动器的外观图;
图3为本发明的螺线管驱动器的电路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螺线管驱动器的对多个螺线管进行驱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螺线管驱动器,包括:
处理模块,保存有螺线管的工作电压的多种输出方式,用于接收螺线管工作模式的配置信息,并选择一种对应所述配置信息的输出方式输出螺线管的工作电压;
驱动电路,用于接收控制螺线管工作的时序信号以及所述处理模块输出的工作电压,并根据所述时序信号将所述处理模块输出的工作电压导入螺线管。
本发明的螺线管驱动器能够根据不同料条的工艺需求来选择螺线管的工作模式,使螺线管更有针对性地对料条进行传输与固定,从而有效提高料条的良品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电科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电科电子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25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