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拔丝润滑液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20182.0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9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俞冰倩;刘利国;郭真勤;周千博;王亚婷;李玲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M177/00;B21C9/02;C10N40/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拔丝 润滑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拔丝润滑液及其制造方法,可用于要求苛刻的严峻工况下,如要求环境非常清洁等场合,尤其是应用于需要大量快速生产拔丝的场合。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在拔丝的过程中,其摩擦副常常在高温等严峻工况下工作,并且对拉拔出来的钢丝的表面粗糙度也有较高的要求。当设备处于高效率工作时,一般的拔丝液无法满足生产要求。因此,在严峻工况下对拔丝液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仅靠传统拔丝润滑液几乎无法完成拔丝任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用于严峻工作环境下的含有氯化石蜡的拔丝润滑液。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拔丝润滑液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拔丝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拔丝液主要由以下成分组成:4%油酸、90%150SN、1%极压剂、4%石油磺酸钠及1%消泡剂组成。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了上述拔丝润滑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去除烧杯的质量
将烧杯放于电子秤上,待数字基本不变后,再点去皮;
(2)加基础油
将基础液150SN倒入烧杯中,知道电子秤上显示为90g(以配方总质量为100g为例);
(3)加入油性剂油酸
用机械搅拌的方法搅拌两分钟后,然后加入到以放入基础油的烧杯中,直到所需量,向烧杯中投入时需注意投入的时间控制在一到两分钟之内;
(4)投入极压剂氯化石蜡
投入油酸搅拌十分钟后,用同上述(1)一样的方法,向烧杯中投入所需质量的氯化石蜡;
(5)投入防锈剂石油磺酸钠
投入氯化石蜡继续搅拌三分钟后,用同上述(1)一样的方法,向烧杯中投入所需质量的防锈剂石油磺酸钠;
(6)投入消泡剂
投入防锈剂继续搅拌两分钟后,用电子秤称取所需质量的消泡剂,向烧杯中投入;
(7)充分搅拌:
投入消泡剂继续搅拌两分钟后,将烧杯放置在超声波喷头清洗机上,再将超声波喷头清洗机预置时间为五分钟,五分钟后将其取下,继续搅拌,直至溶液搅拌均。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长链的氯化石蜡能和接触的金属表面起反应形成高熔点无机薄膜以防止在高负荷下发生熔结、卡咬、划痕或刮伤;2、石油磺酸钠用做为防锈添加剂,乳化剂,有相当好的抗盐水浸渍能力和相当好的油溶性,在碱性,中性,弱酸性溶液中稳定,对硬水不敏感;3、长链的氯化石蜡也是一种较耐高温的极压剂,主要应用于高速加工时产生高温的场合或用于加工难加工材料。条件允许可以使用氯化石蜡复配:氯化石蜡、硫化异丁烯、磷酸酯等复配。可以更好的形成薄膜,保护金属。
附图说明
图1是其他配方所配制的拔丝液的摩擦系数
图2是本配方所配置的拔丝液的摩擦系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下述重量称取原料(克):
150SN90,油性剂油酸4,极压剂氯化石蜡1,防锈剂石油磺酸钠4,消泡剂1。制备方法如下:
(1)去除烧杯的质量
将烧杯放于电子秤上,待数字基本不变后,再点去皮;
(2)加基础油
将基础液150SN倒入烧杯中,直到电子秤上显示为90g(以配方总质量为100g为例);
(3)加入油性剂油酸
用机械搅拌的方法搅拌两分钟后,然后加入到已放入基础油的烧杯中,加入4g,向烧杯中投入时需注意投入的时间控制在一到两分钟之内;
(4)投入极压剂氯化石蜡
投入油酸搅拌十分钟后,用同上述(1)一样的方法,向烧杯中投入所需质量1g的氯化石蜡;
(5)投入防锈剂石油磺酸钠
投入氯化石蜡继续搅拌三分钟后,用同上述(1)一样的方法,向烧杯中投入所需质量4g的防锈剂石油磺酸钠;
(6)投入消泡剂
投入防锈剂继续搅拌两分钟后,用电子秤称取所需质量1g的消泡剂,向烧杯中投入;
(7)充分搅拌:
投入消泡剂继续搅拌两分钟后,将烧杯放置在超声波喷头清洗机上,再将超声波喷头清洗机预置时间为五分钟,五分钟后将其取下,继续搅拌,直至溶液搅拌均匀。
实施例2
按下述重量称取原料(克):
150SN90,油性剂油酸4,极压剂ZDDP1,防锈剂石油磺酸钠4,消泡剂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01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