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尘微胶囊包覆红磷阻燃剂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6404.3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9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颜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威阻燃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21/04 | 分类号: | C09K2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9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胶囊 红磷 阻燃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尘微胶囊包覆红磷阻燃剂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微胶囊包覆红磷阻燃剂的高效性和性价比在国际国内众多阻燃剂中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但也有其自身的缺点,这就是因为红磷本身属于易燃品且含量高(P>90%),粒度小(∮>1000目),在生产过程中的配料及搅拌阶段容易产生大量的粉尘。长期使用,生产车间、设备到处都沾满一层红色的粉尘,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火灾。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最近几年因为微胶囊包覆红磷阻燃剂粉尘引燃着火造成火灾致人伤残、厂房焚毁的安全事故曾多次发生。
微胶囊包覆红磷阻燃剂因粉尘飞扬而造成火灾事故的危险一直困扰着企业领导和操作人员,想用而不敢用的矛盾心理,严重阻碍了微胶囊包覆红磷阻燃剂的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问题,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无粉尘飞扬、提高了抗冲击抗摩擦能力,不易引燃着火,有效提高了产品安全性能、耐湿性提高,不产生有毒气体的无尘微胶囊包覆红磷阻燃剂制备工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尘微胶囊包覆红磷阻燃剂制备工艺,具体步骤为:
1、将液态的磷酸酯泵入100L6kw不锈钢电加热桶,接通电源加热升温并恒温至50-60℃;
2、打开电加热桶底部放料阀放出6-10kg磷酸酯加入喷涂机储液罐中;
3、开启ZKJ-3真空加料机将200kg微胶囊包覆红磷阻燃剂吸入500L平底防爆型全封闭的低速搅拌机中;
4、将低速搅拌机转速调到20转/分钟,开启搅拌,启动PT1900i型高压无气喷涂机,待磷酸酯喷完后继续搅拌10-12分钟;
5、打开低速搅拌机气动下料阀,将料全部放出;
6、打开真空加料机将料吸入DCS智能包装机料斗进行计量包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自动化程度高,用人少,(每班1-2人),生产过程安全无粉尘污染、噪音小、产量高(每小班3T)。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无尘微胶囊包覆红磷阻燃剂制备工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无尘微胶囊包覆红磷阻燃剂制备工艺,具体步骤为:
1、将液态的磷酸酯泵入100L6kw不锈钢电加热桶,接通电源加热升温并恒温至50-60℃;
2、打开电加热桶底部放料阀放出6-10kg磷酸酯加入喷涂机储液罐中;
3、开启ZKJ-3真空加料机将200kg微胶囊包覆红磷阻燃剂吸入500L平底防爆型全封闭的低速搅拌机中;
4、将低速搅拌机转速调到20转/分钟,开启搅拌,启动PT1900i型高压无气喷涂机,待磷酸酯喷完后继续搅拌10-12分钟;
5、打开低速搅拌机气动下料阀,将料全部放出;
6、打开真空加料机将料吸入DCS智能包装机料斗进行计量包装。
本发明有以下优点:1.无粉尘飞扬,彻底解决了粉尘对人体及环境的污染,改善了工人的操作环境,杜绝了因粉尘引发火灾事故的发生。
2.提高了抗冲击抗摩擦能力,不易引燃着火,有效提高了产品安全性能
3.耐湿性提高,不产生有毒气体。
4.产品性能更稳定温和,有利于运输及储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威阻燃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科威阻燃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64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羟基环己酮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生鲜畜肉新鲜度的无损测定装置及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