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磨料的乳化复合金属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5917.2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0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倪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铖友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73/00 | 分类号: | C10M173/00;C10M177/00;C10N40/2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8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磨料 乳化 复合 金属 切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切削液领域,特别是一种含有磨料的乳化复合金属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切削液应具备良好的冷却性能、润滑性能、防锈性能、除油清洗功能、防腐功能、易稀释特点。目前切削液可分为两类,油溶性切削液和水溶性切削液。一般油溶性切削液润滑性能好,但冷却性能差,且含有大量有机物,污染环境。一些水溶性切削液虽然冷却性能好,又存在润滑性和防锈效果差的问题,因此研发兼具润滑性、冷却性、防锈性、易清洗、无毒、无味、对人体无侵蚀、对设备不腐蚀的切削液就显得很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磨料的乳化复合金属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实施:
一种含有磨料的乳化复合金属切削液,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氢氧化铝粉末3-5、对苯二酚1-2、氮化铝2-4、纳米麦饭石粉4-6、氯化亚锡1-2、五水偏硅酸钠2-3、二丁基萘磺酸钠5-6、藻酸丙二醇酯1.5-2.5、α-磺基单羧酸酯2-4、助剂5-7、去离子水200;
所述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碳化硅2-3、纳米二氧化锆2.5-3.5、当归油1-2、尿素1-2、十二碳醇酯2-3、聚乙烯蜡2-4、分散剂NNO 2-3、丙烯酸树脂乳液2.5-3.5、石油磺酸钠2-3、水50-54;制备方法是首先将碳化硅、纳米二氧化锆、分散剂NNO、石油磺酸钠加入一半量的水中,研磨1-2小时,然后缓慢加入其余剩余成分,缓慢加热至70℃-80℃,在300-500转/分条件下搅拌反应30-50分钟,冷却至室温即得。
本发明所述一种含有磨料的乳化复合金属切削液,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
(1)将氮化铝、纳米麦饭石粉、α-磺基单羧酸酯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加热至30℃-35℃,研磨30-40分钟,得到混合A料;
(2)将除助剂之外的其余剩余成分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混合均匀,缓慢加热至55℃-65℃,保温1-1.5小时,得到混合B料;
(3)将保温的混合B料边搅拌边缓慢加入到混合A料中,充分搅拌后加入助剂,800-900 转/分下搅拌反应40-60分钟,冷却至室温即得。
本发明的优异效果是:本发明添加纳米麦饭石等磨料,配合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以及耐磨性,而且具有杀菌防臭的功效;添加助剂,增强了抗磨、分散、润滑、成膜性,配合表面活性剂的添加,使得切削液具有优异的润滑抗磨性能以及清洗冷却性;本发明呈水基乳液状,性能优良,加工工艺简单易行,成本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含有磨料的乳化复合金属切削液,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氢氧化铝粉末3、对苯二酚1、氮化铝2、纳米麦饭石粉4、氯化亚锡1、五水偏硅酸钠2、二丁基萘磺酸钠5、藻酸丙二醇酯1.5、α-磺基单羧酸酯2、助剂5、去离子水200;
所述助剂由以下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碳化硅2、纳米二氧化锆2.5、当归油1、尿素1、十二碳醇酯2、聚乙烯蜡2、分散剂NNO 2、丙烯酸树脂乳液2.5、石油磺酸钠2、水50;制备方法是首先将碳化硅、纳米二氧化锆、分散剂NNO、石油磺酸钠加入一半量的水中,研磨1-2小时,然后缓慢加入其余剩余成分,缓慢加热至70℃-80℃,在300-500转/分条件下搅拌反应30-50分钟,冷却至室温即得。
本发明所述一种含有磨料的乳化复合金属切削液,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
(1)将氮化铝、纳米麦饭石粉、α-磺基单羧酸酯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加热至30℃-35℃,研磨30-40分钟,得到混合A料;
(2)将除助剂之外的其余剩余成分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混合均匀,缓慢加热至55℃-65℃,保温1-1.5小时,得到混合B料;
(3)将保温的混合B料边搅拌边缓慢加入到混合A料中,充分搅拌后加入助剂,800-900 转/分下搅拌反应40-60分钟,冷却至室温即得。
经测试,本发明切削液可达到如下技术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铖友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铖友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59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